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港媒:重慶模式創中國經濟新路徑

2009-2-9 0: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香港《亞洲周刊》2009年第6期刊文說,中國三千多萬人口的直轄市重慶開創新模式應對金融危機。重慶的創新思維既汲取沿海經驗,又回避風險,成為中國抗擊金融危機的新路徑。 

    文章摘錄如下: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沿海地區的廣東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及上海浦東發展模式,促進了中國騰飛。那么,今天的重慶,改變改革開放前期以投資及出口拉動經濟的粗放模式,其特點包括:城鄉統籌,加快城鎮化,實施農村居民低保制度等;照顧民生,繼續實施低稅率政策,首創購房退個人所得稅政策等;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內需促經濟增長,內銷市場占工業產值九成;既汲取了沿海地區的經驗,又回避了風險。中國沿海地區遭受金融危機影響令出口受挫、經濟下滑,重慶卻能逆市而起。今年全國經濟要保八,重慶提出了GDP保持百分之十二的增長率,超過全國四個百分點。 

    農歷新年前,在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提議下,重慶市邀請了農村支書、養豬大戶、民警、民營企業家、教師等百多名基層人大代表,與重慶的主要領導座談交流,依薄熙來的說法,是想“原汁原味”地聽取基層代表對重慶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兩個多小時的座談交流中有三十多基層代表為重慶發展建言。薄熙來稱﹕體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使人深深感受到大家對這座山城的熱愛,由此也看到重慶更加美好的未來。 

    座落在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有“山城”、“霧都”之稱的重慶市是中國西部重鎮,一九九七年,為配合西部大開發,重慶市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而且是人口規模、城鄉規模最大的直轄市。十幾年來的直轄市建設,重慶又演繹為云集美女、美食、美景的“三美”之都,超過百米的摩天樓共有八十四幢,超越天津,初露西部直轄市的繁華。 

    更為耀眼的是,重慶自二零零三年開始發力,至今連年保持GDP雙位數的增長率。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整體經濟下滑,重慶仍然可以脫穎而出。二零零八年重慶市GDP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四點三,達到五千零九十八億元(約七百四十五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二十七億美元,為上一年的二點五倍。以遠遠超過全國平均的亮麗成績單,成為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嶄新引擎,成為中國可以率先走出金融危機的新模式。 

    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沿高速公路前進市區,兩旁高樓林立,一路上看到的盡是啟動經濟發展的開發區。有“重慶渝北兩路空港經濟開發區”、“重慶渝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重慶現代物流園區”等,中國西部的這塊土地上,似乎浸透了經濟的潮水。重慶有四十個行政區縣,光市級以上的開發區就有三十個。據悉,重慶每個區縣都有自己的開發區,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西部開發的熱浪中,它們是拉動西部建設的發動機,吸引了一波波的新投資。在今天的抗御金融危機中,又意外地成為啟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去年年初特大雪災后,中國一些經濟專家及企業家,對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估計不足。還在強調防過熱時,重慶在一次學術討論活動中,了解到美國金融業的壞帳是上萬億,而非千多億,于是做出了將面臨世界性、極嚴重金融危機的判斷。三月份,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和市長王鴻舉分別帶隊到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取經學習。 

    在考察中,重慶領導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有了較充分的認識。回到重慶后,領導層決策,在四月份就推出六條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包括對流動資金的貼息貸款;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擔保;對出口創匯進行一定的補助;對煤炭、電力市場的調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對一些要素市場的扶持措施。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接受亞洲周刊訪問時強調:“這些措施,對刺激經濟有作用,使得經濟危機對重慶的負面影響,被這些措施對沖。”配合中央拯救經濟的政策,重慶又出臺了十二條措施。黃奇帆認為,這十二條措施,配合中央措施的落實,能推動刺激重慶市零九年經濟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在風暴來臨前夕,重慶可以未雨綢繆,依然維持高增長。上海行政干部管理學院周東華教授表示,三十年來中國拉動經濟的模式單一,上海服務的是大型企業、吸引外資銀行;廣東看重的是外向型經濟,但一場金融風暴,吹走的不僅是出口訂單,更是沿海地區的國際期待。“看到這些問題,東部地區要‘轉身’都很困難。”周東華說,重慶以內需為導向,不存在轉身,“它沒有國際包袱,而是如何創新模式、快步前進的問題”。 

    在空間上,重慶與沿海相差二千多公里,缺失外向型經濟的地域優勢;在時間上,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廣東大起飛時,重慶還只是內陸城市,最需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在與先發展地區相比較中,重慶只有時空劣勢。如今這些劣勢卻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顯示出優勢來。因為在沿海經濟騰飛之際,缺乏優勢迫使重慶統籌思考發展問題,外銷條件不夠,就內銷,起步遲緩就抓緊后發優勢,擺脫粗放模式。危機中顯現重慶百年一遇的機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