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海關將推國內獨創監管模式
2009-2-6 17: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底,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期將封關運行。如何在沒有現成模式可供借鑒的情況下,創造出一套國內絕無僅有的內陸保稅港區監管方案,推動重慶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將成為重慶海關今年的“一號工程”。
記者昨日從重慶海關獲悉,鑒于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獨有的“空港+水港”形態,這套監管方案會對傳統的轉關程序、轉關監管、轉關方式進行全面創新,今后出口商品一離開保稅港區,企業便可在第一時間獲得退稅聯,比過去至少節省半個月時間。
重慶海關人士稱,目前國內其他保稅港區均為海港,監管對象相對比較簡單,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不僅地處內陸城市,還同時擁有水港和空港,中間以道路相連,無論是圍網設卡的難度,監管距離和范圍,還是運輸工具、方式的復雜程度,都遠甚于前者。
“按照通常的理解,出口商品離開保稅港區就視同出口,但重慶和上海之間畢竟有數千公里內河航程。從海關的角度看,這么漫長的一個過程,要實現全程嚴密監管,難度不言而喻;從企業的角度看,如果還需要像以前等到出口商品真正離境才能辦理結關、領取退稅證明,那么保稅港區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他說。
為此,重慶海關在方案中提出了在通關管理系統中以艙單分撥替代轉關操作,將物流環節的監管重心從運輸工具轉移到對承運人和集裝箱的監管,以及保稅貨物離開保稅港區時預結關、抵達出境地口岸裝上海船后正式結關的設想。全集裝箱運輸,集裝箱號碼自動識別系統、遠程視頻、GSP衛星定位、電子關鎖等先進技術手段,則將使“嚴密監管、高效運作”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成為可能。
據了解,目前重慶海關正在海關總署的支持下,抓緊與重慶出口商品的主要離境海關和口岸———上海海關、上海洋山保稅港區、上海外高橋港區協商擬定聯系配合辦法,并與長江沿線海關展開合作。與此同時,重慶海關還將選派精干關員到上海等沿海海關跟班學習相關監管、服務經驗,首批“學員”計劃在本月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