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陣地”齊發力保增長
2009-2-6 17: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保增長”這臺經濟工作重頭戲將在鵬城大地演繹得精彩紛呈。(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施 平 攝
在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語重心長地講了這樣一番話:“六個區及光明新區是市委市政府聯系基層、聯系群眾的重要‘樞紐’,是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前沿‘陣地’和前方‘指揮部’。從某種意義上說,六個區及光明新區的工作實不實、成效明不明顯,直接關系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和全局。”
在深圳改革開放面臨新形勢、新挑戰的關鍵時刻,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大框架下,深圳的六個區及光明新區如何找準各自的功能定位以及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化“危”為“機”“保增長”?這是牛年擺在各區領導人面前的一道新考題。
路徑一 抓轉型,讓“笑容”更加燦爛
臺灣商人施振榮曾創造性地提出一個著名轉型定律:在整個產業鏈里,處在上游的研發和處在下游的售后服務,都有較高的附加價值,而處在中游的組裝生產等工序則利潤空間最小。這個產業價值鏈是個弧形,隨著時間的演進,弧線會越來越彎,兩頭翹得越來越厲害。在圖表上,如果把這三個點串起來,您就會發現一個形同微笑的曲線。這就是經濟學中著名的“微笑曲線”。
那么,對于深圳各區來說,產業如何升級?經濟朝何處轉型?盡管具體的實現路徑也許各不相同,但一個共同的理念和思路是:要朝“微笑曲線”兩端轉,逐步使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最終讓深圳經濟的“笑容”更加燦爛。
福田區委書記、區長李平對此有著獨到的見解:“危機”會產生“洗牌效應”,迫使一些低端企業關停并轉,但也為福田高端產業發展騰出了寶貴的空間和資源,更有利于調整優化福田的產業結構;“危機”也能創造“機會”為轄區優質企業進行戰略資源儲備,實現低成本擴張帶來了歷史性機遇;危機還激發了企業自主創新活力,為福田加快建設自主創新型城區創造了有利條件。他表示,擔負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重任的福田區,將繼續實施“騰籠換鳥”戰略,打造“環CBD高端產業帶”,重點扶持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對GDP九成來自現代服務業、以消費拉動為主的羅湖區來說,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已經接近香港的水平,對深圳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將會越來越大。有資料顯示,羅湖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深圳全市GDP增長約0.3個百分點。為此,羅湖區委書記劉學強、區長魯毅告訴記者,羅湖將緊緊抓住擴大內需的機遇,尤其是打造珠三角更緊密的城市群和深港更緊密合作打造國際大都會的“利好”,圍繞“微笑曲線”的兩端,大力發展創新金融、現代物流、創意設計等高端服務業,鞏固和提升商貿、文化、娛樂等消費性服務業,在為全市乃至珠三角先進制造業和高新科技產業服務的同時,贏得自身的發展。
南山經濟總量約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在深圳經濟大局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南山區委書記葉民輝、區長劉慶生表示,堅決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繼續實施“兩輪兩翼”產業發展戰略、“三點一線一中心”商務業發展戰略和大孵化器戰略,大力發展創新型、高端化的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企業孵化器集群,激活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活力。大力發展以港口和口岸為依托的現代物流業,推動前海物流園區建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商務和口岸服務等高端服務業,全力拓展高端文化產業和現代文化旅游產業,把南山建設成全市產業結構最優化的城區。
外向型經濟約占經濟總量70%的鹽田區,將保增長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鹽田區委書記陳治華、區長袁寶成告訴記者,港口物流、旅游文化、總部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是鹽田區產業發展的四個輪子,高端化是其方向盤。今年將進一步加強區港共建,完善港口配套設施,推動港口物流業轉型升級;立足樹旅游文化產業品牌,努力把鹽田建設成為現代化高端海濱旅游目的地;立足上規模,努力使轄區成為占地少、污染小、效益高的總部經濟首選地之一;立足創特色,以深圳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為契機,積極推動基因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作為深圳工業和加工貿易出口大區,寶安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近半壁江山寶安的發展牽動著深圳全局。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寶安區委書記周林祥、區長李文龍告訴記者,寶安要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業為先導的高新技術產業、以裝備制造業為基礎的現金制造業、以物流業為重心的生產性服務業、以節能環保產業為重點的循環經濟產業、以創意設計為特點的文化產業、以品牌帶動核心的優勢傳統產業力促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先進裝備制造、物流、文化和循環經濟等高端產業。
龍崗是承接特區內產業轉移和深圳實施新一輪招商引資的重點地區,更是深圳未來經濟可持續增長極其重要的戰略支撐城區。龍崗區委書記余偉良、區長張備表示,該區要緊緊抓住深圳舉辦大運會的歷史契機,堅持產業第一,搶抓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扶持服務好華為、比亞迪等一批重點企業,以及新天下、五洲龍等一批成長性好的中小科技企業,在做大做強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優勢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培育文體、旅游產業,注重發展海洋經濟,為深圳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作出新貢獻。
光明新區擔負著“打造深圳新時期重要經濟增長極”重任。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田夫告訴記者,在狠抓重大產業項目引進的同時,積極推進三大傳統產業集聚基地建設。還要搶抓深港創新圈發展機遇,實行有別于其他城區的“錯位發展”,打造深圳的總部經濟服務區和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大力發展物流、會議、休閑等高端服務業。
路徑二 抓創新,讓“武器”更加銳利
自主創新是深圳城市發展戰略,也是深企應對全球金融海嘯的最有力“武器”。
為促進企業創新,福田區將與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設立1億元的創新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該區還將從深化改革、營造環境、人才服務、搶占高點等方面促創新。全面營造適合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對轄區企業創造越來越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給予有力的促進和保護。
寶安區提出要強力推進自主創新,重點扶持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照明等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承擔國家研究開發任務。
南山區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將全面落實行政管理體制和綜合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促進深港創新資源整合,推進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合作,共同參與國際科技和產業競爭,打造“深圳西部硅谷”,建設“深港創新圈”核心城區。
在新形勢面前,羅湖、鹽田、龍崗以及光明新區也都紛紛通過政策到位、資金到位、人才到位、基礎研究到位等舉措,全力推進自主創新城市戰略,搶占應對金融海嘯戰役的制高點。
路徑三 抓民生,讓“家園”更加和諧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高度關注民生。
福田區今年將繼續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確保占總財政支出70%以上,重點解決中小學、6所醫院及68個社康中心、社區公園、圖書館、文體場所的需求。
羅湖將繼續實施對老舊住宅區環境綜合治理和引進物業管理,興建2000套保障性住房,為低收入的市民家庭打造宜居環境。
南山將緊緊圍繞就業、就醫、就學、保障、住房、出行等六個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深入開展“重民生、破六難”工作。
鹽田區以民生所需為導向,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推進12年義務教育工作,切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立足打造適宜人居的城區環境,大力實施生態改善“十大工程”。
寶安區將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政府公共責任,把更多的財力、物力、精力投向民生領域,努力擴大公共服務,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龍崗區加快推進原村小均衡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24所原村小改擴建,全面啟動22棟校舍危房改造,新增公辦學位6900個,力爭3年內完善街道、社區公共文體設施網絡,確保今年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80%以上投向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發展。
光明新區將圍繞產業配套和改善民生,加快一批事關新區長遠發展、提升城市功能的商業、旅游、文化、醫療等配套設施建設。
路徑四 抓投資,讓“馬車”跑得更快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是一個很重要的“助推器”。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在國際市場、出口形勢一時難以改變、而內需常態化的情況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更加凸現。為此,市長許宗衡去年末在各區調研時特別強調,今年要確保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同比增長速度達到10%以上,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對整體經濟的拉動效應。
為實現這一目標,福田區將積極推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協助推進市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企業技術改造,力爭2009-2010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0億元。
面對連續幾年來轄內投資的負增長,羅湖區領導坦言:“今年羅湖將要‘亮劍’,市重大投資項目有26個,加上城區電網的改造投資,羅湖今年的總投資額將達到70億元,實現近幾年來的第一次正增長。”
南山區將在兩年內完成500億元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發展,將緊緊抓住前海保稅港區和后海金融商務區建設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強力推進“口岸經濟圈”和“大學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推進與香港在商貿、旅游、城市建設管理等各個領域的深度合作。
鹽田區將加快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等事關城區長遠發展的項目建設進度,力爭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85億元。
寶安區要大力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密切跟蹤落實30個1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加緊解決用地、審批等問題,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
龍崗區搶抓市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機遇,強力推進地鐵三號線、深惠路改造、大運新城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壩光精細化工基地、金融產業服務基地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
光明新區對科學規劃、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重大基建項目,通過優化服務、簡化手續,盡快形成投資,成為對經濟增長的現實推動,使新區成為全市提高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水平的重要區域。今年,光明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增長30%以上。
路徑五
抓服務,讓“推手”更加有力
經濟危機,不僅倒逼企業升級轉型,也呼喚催生“現代服務型政府”。
新春伊始,在全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前沿“陣地”——六個區及光明新區,“服務年”活動如火如荼地蓬勃展開。在中央、省市對提振經濟打出各種“組合拳”后,紛紛推出一系列服務硬措施。各區主要負責人響應市委號召,突出發揮“看得見的手”在特殊時期的作用,紛紛深入企業和街道社區,現場辦公,上門服務,聽企業之所需,解企業之所難。“為企業服務,給企業撐腰,為企業解難”一時成為保增長促發展的最強音。
——福田區以全市開展的“服務年”活動為抓手,把政府公共服務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了扎實開展“服務年”,該區利用每星期三“下基層日”,組織專業部門為企業集中宣講政策優惠,在區和各街道行政服務大廳開設“保增長服務窗口”并出臺幫扶企業22條措施,服務重點項目拉動投資。
——羅湖區以今年區委一號文件的形式推出保增長的33條措施,涉及投資、消費、企業融資、貸款擔保補貼、創新獎勵、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方面。該區還成立了專項服務小組,幫助解決重點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并積極籌備設立行政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公共服務。
——南山區出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扶持企業發展的27條政策措施,從資金扶持、創新服務、實施人才保障等三個方面,提供高標準、高效能的政府服務,為企業“越冬、備春”雪中送炭、保駕護航。今年還將加強“綠色通道”服務工作,為工業50強、商業20強和房地產10強等區重點企業和市區重大建設項目提供專項督辦、全程跟進等貼身服務。
——鹽田區同樣以今年區委一號文件的形式,出臺保增長的22條措施,為轄區企業提供“雪中送炭”式的服務。同時,通過建立領導掛點聯系重點企業制度,設立“中小企業之家”,建立高端人才醫療保障制度,對高層次人才體檢和醫療實施“綠色通道”和“優診服務”。
——寶安區推出了“1+8”的區委區政府一號文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貼身貼心服務。該區建立了重點企業聯系制度,重點對全區工業50強、出口百強、民營百強、200家民營高成長性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進行跟蹤扶持,全區確定2000家重點服務工業企業,建立起區、街道、職能局領導掛點負責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并計劃重啟外貿發展專項基金,擴大對外貿出口企業支持的規模和范圍。
——龍崗區在已有的“3+1”方案基礎上,又出臺了保增長的23條措施。該區還創新政府服務內容和方式,強力推進“無縫隙政府”建設,著力打造工作和責任無縫銜接的高效政府,為企業和公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光明新區則推出保增長、促發展的“十大措施”,在“服務年”向企業發布首份服務“承諾書”。
“越是困難的時候,政府越要和企業站在一起,共渡難關。”黨和政府心系企業,關愛企業,服務企業,令全球金融危機“寒冬”下的深圳企業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鵬城春來早,牛年好耕田。人們有理由相信,2009年,“保增長”這臺全年經濟工作的重頭戲一定會在鵬城大地演繹得亮麗奪目、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