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沈國康:再談物流供應鏈的價值

2009-2-6 1: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初,國內最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中國最大的行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在北京發布了其2009年度“加速度”戰略,發布會上,筆者有幸與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先生深入交.. 
  2009年初,國內最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中國最大的行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在北京發布了其2009年度“加速度”戰略,發布會上,筆者有幸與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先生深入交流了物流供應鏈的價值等相關話題。
  在博科資訊的大力推導下,物流供應鏈管理和第四利潤源的概念正在坊間熱傳。特別是在經濟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供應鏈管理已被當成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利用線性規劃等核心優化技術,對從供應商的供應商、供應商、企業、客戶到客戶的客戶等整個鏈條環節的管理和優化,能幫助企業推動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協調一致地進行商業運作。
  庫存和服務水平之間的矛盾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庫存相當于供應鏈系統的潤滑油,對這些不確定因素導致的波動起到緩沖作用。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和庫存是一對矛盾,這是整個供應鏈管理理論和實踐中一對最基本的矛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客戶服務水平越高,要求的庫存就要越多。而企業運營效益的提高卻要求庫存越少越好,全球許多著名的企業均依靠“零庫存”管理創造了自己的商業奇跡。
  為了解決這對矛盾,有效地匹配庫存與客戶服務水平二者之間的關系,企業需要對自己的需求及上下游企業的需求與供貨能力進行預測,根據預測安排生產和原材料的采購。預測準確時則不需要很多庫存,因為企業能夠預知下游客戶何時要貨,自己的原料何時能到貨。
  如何達到這一目標?要實現供應鏈企業的信息共享,即協同。沒有實現協同時,預測的依據只能是企業的經驗、對歷史數據的分析以及對市場信息的把握,即使用盡各種方法,預測的準確性也只能達到一定程度。協同要求企業內部和外部依靠強有力的物流供應鏈管理,實現很強的計劃能力,根據計劃產生的信息反饋給上游供應商,供應商據此信息排程,并告知企業哪些需求能夠滿足、何時滿足,哪些需求無法滿足。這種信息共享、信息交互的過程能夠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可視化和協同化程度,把不確定性降至最低。
  反之,如果企業間不能達成信息共享,就可能造成這種局面:企業按照計劃生產,突然得知某原料無法到貨,企業已經按計劃排產了,其他物料也占用了,就會造成企業資源乃至行業資源、社會資源的浪費。實施供應鏈管理就是借助信息化系統通過協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可視性,降低成本,形成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共贏。
  供應鏈協同整合供需關系
  供應鏈管理戰略建立在企業內部組織與外部組織的交互作用的基礎之上。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已經達到與顧客和供應商以及其他結盟伙伴的雙向的、即時的數據連接,真正的“拉動式”需求則必須依靠物流供應鏈管理,在組織間無縫地傳遞企業間達成一個共同的利潤目標,并且完全實現預測、計劃和補貨程序的整合,達到提高庫存透明度、連續補貨甚至共同的產品設計水平。
  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在技術上的重點在于信息系統的發展。無論是直接的,或者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形式,和顧客、供應商和結盟伙伴的即時的信息交互作用是無價的,即時的信息交流能力的投資,產生的回報是巨大的。
  做到有效的供應鏈管理需要企業有效地做到以下三點:第一,觀念的轉變和理念上重視,企業必須對物流供應鏈管理有足夠的重視,把供應鏈管理的效率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來抓;第二,借助計算機技術實現信息化系統管理,實施物流供應鏈管理是企業持續改進、持續優化的進程,企業要有持續的動力討論、確定和追蹤上線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第三,要有持續的投資、有專門的隊伍,從組織上、人員上給予保障,并且企業要把這些投資看作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而不是負擔。
  沈國康表示,從廠商的角度講,做好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是一件簡單的事,從企業的角度講,管理理念同樣可以做到簡練。如果企業能在很好地規劃運作內部資源的同時,整合其所具有的外部資源,就能在強大的競爭環境中保證市場優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