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紡織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5% 三成以上產能要淘汰

2009-2-5 13: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退稅利好已助行業回暖粵企期盼扶持措施盡快落實   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要點
  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
  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
  優化區域布局。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
  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昨日,由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提出要加快振興紡織工業,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并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至此,十大行業振興規劃中已有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獲得通過,而其他幾大產業規劃還在最后的制定修改中,按照原定計劃,將在3月份全國“兩會”前陸續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
  有關人士指出,與此前已經通過的汽車、鋼鐵行業振興規劃一樣,紡織以及此后的行業規劃皆被加上“調整”二字,全稱為“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顯示政府在“救市”同時,仍然繼續對相關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決心。
  中央新增投資支持技改 粵企呼吁盡快落實
  紡織服裝產品向來是廣東的傳統出口大宗商品。
  據海關統計,2008年廣東省出口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和服裝及衣著附件)341.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7%。
  然而,得益于國家推出的提高紡織服裝出口退稅政策,11、12兩個月廣東省紡織服裝出口回暖,12月份當月廣東省出口紡織服裝33.3億美元,創年內新高,同比下降8.4%,環比增長0.8%。
  “這給大家傳遞了一個強有力的訊號,讓企業知道國家對這個行業是大力扶持的,讓紡織服裝企業增強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省外經貿廳有關人士表示。
  已發布的振興規劃中提到,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廣州市番禺區百特襯布有限公司正是一家化纖紡織企業,但該公司總經理蕭廣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這個消息卻表現冷淡:“中央這樣說當然是好事,但也需要具體部門落實啊,再大的利好也要兌現才行。”
  上調退稅率只是“救急” 調整產業結構是長期目標
  此前有業界傳言稱,紡織業的出口退稅可能全部調回17%,但是昨日發布的消息是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只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一家廣州企業向記者抱怨:“一個百分點太少了!起碼也要提到17%才行。”
  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宇表示:“目前對于廣大紡織企業來說,最立竿見影的就是出口退稅政策。”商會分析認為,今年第一季度乃至整個上半年都將成為紡織企業最困難的時期,由于外需迅速萎縮,企業訂單大量減少,如果下半年外部經濟好轉,紡織出口才有可能獲得轉機。
  “這其實是規劃方案針對行業內存在的兩大方面問題進行調整。”紡織業內專家、中國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認為,一方面,比如上調出口退稅,是對行業內出現的大量企業倒閉情況進行“救急”,是一種短期干預行為;另一方面,國家仍然要考慮對行業內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現象進行調整,這是中長期目標。
  汪前進說,紡織行業中小企業的大量倒閉則意味著失業率的攀升,在全國“保增長保就業”的基調下,紡織業自然成為政策扶助對象之一。政府不斷加碼政策,正面效應不可否認,但扶持政策只是手段和加速器,最終行業何時回暖,還要看內、外部需求的何時復蘇。
  紡織產業三成以上產能可能逐漸淘汰
  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制定和完善準入條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
  對此,汪前進表示,必須認清當前紡織行業陷入困境的本質是同質化產能嚴重過剩,全球經濟危機的到來與外部需求的大幅萎縮只是加劇和惡化了這一進程,促使這個結局提前到來。
  “綜合國內外產供需情況判斷,我認為在2008年—2010年這一紡織產業深度調整期內,至少有30%以上的過剩或落后產能需要逐漸淘汰。”汪前進說, 因此,政府在解企業燃眉之急,想方設法減緩行業急速降溫或企業集中倒閉帶來的沖擊的同時,更要為長遠奠基礎,通過一系列政策鼓勵一部分缺乏競爭力的生產能力有序退出,防范為未來再制造新的潛在危機,同時也要大力支持真正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洗牌即意味著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過程,2009年紡織企業看來要在激烈的淘汰中獲取重生,打造全新格局了。但重生之后也意味希望———新的經濟周期的開始。”汪前進表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