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何必非要“停車”收費
2009-2-4 17: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兩天,珠三角各條高速公路都迎來返程客流高峰,多條高速公路出現車隊“排長龍”現象,許多路段行駛速度每小時只有10多公里。從大年初五到初七,從荷坳收費站經過的車輛日均四萬多輛,曾多次造成收費站前排起車龍,有時十幾公里路要走一個多小時。有人認為,高速公路不“高速”,就不應收費;也有人認為,高速公路一旦免費,會堵得更加厲害。(《深圳商報》2月3日)
機動車輛的增多,高速公路的建設不能滿足車輛通行的需求,無疑都是導致高速公路擁堵不可忽視的因素。不過,即便收費并非造成高速公路嚴重擁堵的全部原因,甚至未必是主要和直接的誘因,但是,面對已然相當擁堵的高速公路,繼續“停車收費”無疑只能是雪上加霜、堵上添堵。從這個角度來看,正好比火車不能賣飛機價,高速顯然才是高速公路收費的前提才是。既然高速公路連“高速”這一起碼的要求都沒能達到,當然沒有道理繼續理直氣壯的照價收費。
事實上,高速公路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公路,之所以能夠實現車輛的高速通行,其實主要并不在于路本身有多大特殊性,而在于高速公路上沒有交叉道口,沒有紅綠燈,車輛既然不必動輒停車,也就自然而然的實現了高速。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高速公路的出口處,車輛仍然需要停車收費,而當高速公路車輛較多時,停車收費所產生的遲滯效益,不可避免會導致出口處發生車輛積壓和擁堵,嚴重的時候,因為匝道不夠停,等待繳費的車輛停在主干道上,必然會導致高速公路主干道的堵車。不難看出,“停車收費”某種程度上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人為設置了減速的“紅綠燈”,高速公路成低速公路,停車收費至少難辭其咎。
事實上,作為公共交通設施,高速公路取消收費站,實現免費通行理應成為努力追求的目標。在這方面,“他山之石”或許“可以攻玉”,在法國,高速公路不設收費站,收費從其他形式支付,有效避免了“停車收費”導致的車輛積壓;在美國,高速公路分為免費高速和收費高速,即便收費高速的收費站也不多,通暢僅集中于大城市之間的主干高速分流點處;在日本,高速收費站采取不停車收費形式,并設置不停車收費車道,車輛通過時通過自身攜帶的電子標簽與車道的發射器進行信息交換,電子帳面扣錢,車輛無需停留。這些辦法都極大的避免了收費對于高速公路“速度”的降低和影響,這些經驗和理念,當然值得國內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積極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