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農業二次革命中的戰略性投資機遇
2009-2-4 17: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以及中央一號文件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拉開了我國農業二次革命的序幕,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面臨新的歷史性突破。中糧屯河(11.74,0.62,5.58%,吧)、北大荒(13.80,0.25,1.85%,吧)、順鑫農業(12.90,0.20,1.57%,吧)等上市公司或將在此次農業生產方式二次革命中受益,實現戰略性發展。
生產經營模式亟待變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啟了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業生產模式的第一次革命,糧食產量實現了快速增長。從1984年開始,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而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十分困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農業生產模式亟待進行第二次革命。
農業的二次革命在當前更是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由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出口和經濟發展,造成我國2000萬農民工失業。如果不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不改變落后的農業生產模式,農村的社會穩定將面臨嚴峻形勢。因此,目前中國農業生產模式必須變革,使中國農業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對保持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形勢至關重要。
從國際經驗看,現代農業以大規模高效農業為基本特征。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的農業生產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規模較大的家庭農場經營為基礎;二是勞動生產效率較高,高度機械化;三是農業專業化程度較高,四是技術現代化,如轉基因高效農作物的生產;五是農業與食品工業充分融合,實現產業化經營;六是成立農業合作社這樣的經濟組織來避免市場風險、保護農民利益。這些正是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中國綜合農業生產經營集團發展的方向。
土地流轉催生二次革命
土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農業生產要素,在土地經營權流轉之后,由“種田能手”或專業公司組織成大規模的高效農業生產方式,將極大地降低單位土地的投入成本,提高土地的產出與效益,使土地資源的要素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經營權出讓者也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將是在農業生產條件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對中國目前的生產經營模式進行的第二次革命,是在新條件下進行勞動的重新分工。它將改變目前單打獨斗式的低效的農業生產模式,分散的小規模的經營權經過流轉后,可以組織成為大規模的高效率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將導致土地的集中規模化經營,有助于擁有較多土地資源、產供銷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的綜合類農業上市公司的價值提升。已經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農業上市公司將憑借經營權流轉獲得價值增值;大型綜合類農業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聚集大量的土地流轉權,組織實施規模化、機械化的高效現代農業生產,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降低經營風險;而大型綜合類經營公司由于在國家的糧食安全中占據重要地位,更能獲得國家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扶持,投資價值得到提升。
在中國農業生產模式的二次革命中,農業上市公司的投資不是基于當前財務指標的突變,而是著眼于未來長期投資價值增長的戰略性投資。農業是一個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產業,經營模式是其價值的重要驅動因素,由于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不會一蹴而就,而農業效率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從短期看,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未必會發生大的變化,但這并不妨礙其長期投資價值的大幅提升,不影響其長期的戰略投資價值。
配套政策創造發展環境
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為農業規模化經營提供了可能,不過農業規模化經營還需要配套的硬件條件和制度支持。無論是十七屆三中全會還是此次的中央一號文件,都用大量篇幅闡述了中央對農業的支持保護。 首先,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規模化經營提供了硬件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近年來,中央政府針對“三農”的支出不斷加大,在中央公布提振內需的4萬億元投資大單中,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高達3700億元,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再次重申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隨著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城市與農村、農業與工業將整體聯動,這對提高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綜合經營集團的經營成本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其次,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為農業規模化經營創建融資環境。農業規模化經營使農業部門與非農業部門的物質交流增多,生產外延擴張,農業規模化的參與者對金融部門的需求越來越大。此次的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論述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時也提到“加快發展多種形式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和以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中小銀行,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我國未來的現代農村金融主體將不僅包括大中型商業銀行,還包括地區性中小銀行、農業保險機構、農產品(14.42,0.18,1.26%,吧)期貨市場、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等其他農村金融主體,進而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在滿足農戶金融需求的同時,也服務于農業綜合經營集團。
再次,多項惠農措施的推進為農業綜合經營集團的業績穩定增長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來,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和補貼資金日益增加,特別是農資綜合補貼每年成倍增長。不過和發達國際相比,我們對農業的補貼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未來提供農業補貼的空間還相當大,這也為農業綜合經營集團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提供了政策保障。除了農業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也是對農業企業特別是農業上游企業的重大利好。針對國際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狀況,08年10月和09年1月,發改委分別下發了提高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努力避免農產品價格下行,……2009年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允許糧食價格合理上漲是實實在在的惠農舉措,將使從事農業綜合經營集團在獲得穩定業績的同時承擔較小的價格風險。
綜合經營公司迎來大機遇
農業生產模式二次革命的主要特點是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綜合類的農業經營集團勢必迎來跨越式的歷史發展機會。
從國內情況來看,我們認為應該主要抓住兩條主線:一是綜合性農業經營公司。在農業的生產模式將發生重大轉折的環境下,以往的一家一戶各自經營的方式將逐漸讓位于集約式、產業化的生產方式,這一轉變過程將以企業為主導。擁有一定地域資源、有能力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綜合性經營公司有可能在這一改革過程中發展壯大,向世界一流的農業公司進軍。
二是具有現代農業概念的上市公司,包括生態農業、科技農業等類型的企業。在“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的政策推動下,具有關鍵領域、重要產品、核心技術方面科研實力的公司將從中明顯受益。
我們認為,有可能在此次農業生產方式二次革命中受益、實現戰略性發展、進軍世界一流農業企業的上市公司有中糧屯河(11.74,0.62,5.58%,吧)、北大荒(13.80,0.25,1.85%,吧)、順鑫農業(12.90,0.20,1.57%,吧)三家。此外,吉林森工(7.14,0.09,1.28%,吧)、高金食品(6.52,0.12,1.87%,吧)、獐子島(18.69,0.59,3.26%,吧)、好當家(6.71,0.03,0.45%,吧)等公司也會面臨一定的發展機遇,投資者也可密切關注。
中糧屯河:公司是國內最具實力的綜合性農業公司之一。公司主要經營番茄加工及貿易、制糖及貿易、林果加工及貿易。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番茄加工企業,在新疆、內蒙古地區擁有50萬畝的番茄種植基地,同時作為甜菜糖龍頭在新疆占據地域資源優勢(1810.404,33.55,1.89%,吧)。農業生產方式的二次革命使得公司受益明顯。一方面,公司是中糧集團非糧加工業務的主力平臺,能夠在品牌、營銷、物流等方面從大股東獲得便利,具有收購兼并實施行業整合及控股股東注入資產的可能,從而加快產業鏈條的整合,獲得先發制人的優勢。另一方面,公司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土地經營承包權的流轉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充分發揮地區的比較優勢,將番茄加工、甜菜糖領域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做全球的行業龍頭。
北大荒:公司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少數幾家實現了生產資料集約化、機械化的公司。公司擁有耕地面積950萬畝,農業機械化、水利化、良種化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耕地流轉制度的改革無疑令公司成為受益龍頭。在新的農業政策下,公司有望仿照邦吉公司的發展模式,完成從地域優勢、到農場經營、終端加工的全過程。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為公司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發展生產規模奠定了基礎,盈利重點轉向糧食生產、加工、貿易及終端食品;由于地域廣闊、土質相似度高,公司能夠實行高度的科技化經營,大規模應用農業機械和生物科學技術,享受高效的信息化服務和發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效應也使得公司業務可以適當向上游的化肥以及下游的食品加工業發展,形成規模化、企業化和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順鑫農業:公司是北京市順義區的龍頭企業。公司業務較為繁雜,其中白酒有望成為公司開拓全國市場的品牌,肉制品在09年毛利有望回升,房地產開發進度有加快趨勢,市場物流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在農業生產的二次革命下,公司有望仿照嘉吉公司的發展模式,形成“農工綜合企業”,發展成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性經營企業。一方面,公司業務種類較為齊全,在農產品加工、商品流通等多個領域擁有一定市場,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土地經營承包權的轉讓有利于公司整合產業鏈,大大加強對上游的整合力度和控制力。在建立高度發達的農業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公司有可能實現農業產銷“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著力于打造于上、中、下游完整產業鏈的多元化綜合性農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