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要加快完善我國現代物流政策體系

2009-2-3 14: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林振強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已經進入了激烈競爭的階段,資源整合、產業升級成為行業趨勢。而現在,物流行業又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市場必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導,在當前特殊經濟形勢下,更需要國家制定和實施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此,本報特意采訪了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請她來介紹一下我國的現代物流政策體系建設情況。
    “我國對現代物流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既不同于成熟的市場經濟發達國家,也不同于一些落后國家。”陳文玲認為。我國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過程;是一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多層面共同努力推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運用多種政策手段,不斷從局部或環節推進到逐步形成政策體系的過程。
正視差距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中央國務院引導到各地方政府規劃,從制定產業指導目錄和規范到出臺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通過多方面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現代物流經營和發展的宏觀政策環境明顯改善,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要充分發揮現代物流在推動中國經濟全面轉型中的作用,特別是在轉變經濟運行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方面的作用,現行的物流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還有很大差距。”陳文玲認為。盡管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目前我國推動物流發展的政策仍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那么差距存在于哪些方面呢?陳文玲向記者介紹說,首先是推動現代物流加快發展、健康發展的成熟配套的政策體系尚未形成。“國家出臺的政策文件還缺少一些實施細則,部分條款缺乏操作性。”在她看來,各部門出臺的各項政策與規制,有的方面也缺少協調性、銜接性和整體性也是一個問題,如現代物流需要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鏈接,需要各種運力合理配置,但目前各種運輸方式的專項規劃,都分屬于不同部門規劃,具有很明顯的部門特點。此外,在地方規劃和政策中,缺少必要的按照經濟關聯度跨區域整合的政策與措施也體現我們的政策體系不夠成熟。
    2008年9月,國內多家快遞企業聯名向有關部門遞交了關于聯邦快遞不正當競爭的檢舉報告。隨后,一場如何應對外資物流巨頭搶占中國市場的討論,再次在物流業內展開。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國際物流企業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并試圖形成壟斷,而我們仍缺少約束性政策。對此,陳文玲不無憂慮地說:“最近幾年,外資物流企業借助資金、技術和管理等優勢,大舉進入國內物流市場。通過直接投資,在港口碼頭、物流地產等方面正在形成對基礎設施的控制力,通過控制價值鏈的高端控制處于低端的國內企業,通過并購國內物流網絡控制國內市場。在這方面我們既缺乏相應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也缺乏對國際物流企業控制我國高端物流市場的控制性政策和措施,將會影響我國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與經濟運行的安全。”
    除了以上幾點,陳文玲還向記者介紹了其他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制造業物流的程度和水平,直接關乎制造企業的效率和效益,但是我國促進制造業物流發展尚無具體政策和實施辦法,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政策問題。
    由于農產品流通的現代物流體系和社會化物流平臺尚未建立,與此相關的物流發展政策也處于空白狀態,致使糧食、果蔬的物流損失率居高不下,從而造成每年約750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一批規劃、規范、標準和認證認可規定,但是總體看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其有的缺少整體性和系統性,有的低于國際標準和和國內物流發展實踐要求,有的方面還存在空白,亟待建立健全。
    目前針對物流園區發展情況及其特點,土地、稅收、投融資等方面尚未制定相關政策,難以將工商、財稅、運管、公安等政府的監督管理服務職能集聚到同一平臺上。
    我國物流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缺少必要的支持性政策,尤其在國際融資、收購、重組、審批等方面也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在海外資金結算上存在很多不便,與所在國的政策協調與溝通也很難。
努力完善
    既然當前我國現代物流政策體系中存在一些缺陷,那么如何盡快完善,將直接考驗物流政策研究者和制定者的智慧。陳文玲認為,現在除了要研究制定更高水平的全國和地方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還要盡快研究制定更為有利的推進現代物流的宏觀經濟政策、研究制定更為完善的物流標準和認證認可體系、研究制定發展生產性服務——現代物流的支持政策、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強化物流職業培訓和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等。
    “除了個別經濟圈、經濟區和經濟帶的物流規劃外,基本上立足于本行政區域內部的物流設計,這不符合現代物流按照流通規律組織現代物流的基本要求。”陳文玲說,“我們應加快推進跨行政區物流區域的建設,并適應我國區域發展的需要,整合存量資源,形成若干個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物流區域。包括:一是圍繞沿海港口形成的各種運輸方式合理有效鏈接和匹配的物流港區;二是圍繞城市群形成建設的運輸方式合理有效鏈接和匹配的物流圈;三是圍繞產業集聚形成的產業鏈建立‘物流帶’;四是配合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新戰略,形成與主體功能區定位相適應的物流系統;五是加快推進區域間物流合作與協調發展。”
    出臺相應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常被當作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正處于升級陣痛的中國物流企業普遍關注的。“首先要改進和完善稅收政策。”陳文玲說。我國物流業征稅實行的是營業稅,重復征稅不可避免,如果不采取措施消除稅制本身的不足,將限制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她建議參考國際上一些國家做法,實行稅收中性的消費型增值稅制;近期在不改變現有稅制格局仍然對服務業(包括物流業)征收營業稅的情況下,對物流企業進口或購置的設施免稅,對符合條件的倉儲設施免稅或退稅;對包括物流服務在內的出口型物流服務企業,應采用零稅率政策,以鼓勵本國產品和勞務的出口;對物流企業實行流轉稅特殊優惠政策;對物流企業實行所得稅優惠,對物流企業境外職員提供全部或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優惠。
    長期以來,一些民營物流企業、中小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受困于資金短缺的問題。在全球經濟下滑的不利情況下,融資困難更加突出,許多企業經營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對物流企業在股票上市、債券發行的審批上應適當放寬限制條件,允許有發展潛力的物流企業發行不同期限的長期債券和進行股票發行試點。”
    “盡快建立正常的債券或股票的柜臺交易市場體系,給物流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應鼓勵同一區域的物流企業建立互助性金融組織,以加強共同發展和風險共擔能力。”
    ……
    在陳文玲看來,改進和完善金融政策,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顯得迫在眉睫。
    陳文玲相信,借鑒國外經驗,對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物流政策體系也有所幫助。從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來看,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適度超前。對此,她建議我國也應積極運用財政手段,加大對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對重要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中央和地方財政可以實施貼息貸款、稅收減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應支持形成多元化投資渠道,吸引國內外資本進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要使我國不僅成為一個經濟大國,而且成為一個具有很強流通能力的大國。”陳文玲說。其實,這不僅僅是她個人的心愿,也應該是中國所有物流人共同努力的目標。而逐漸完善的現代物流政策體系必將成為目標實現過程中最堅實的保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