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接B2B的招數
2009-2-3 13: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時勢造英雄,每當危難之際,總會有新勢力崛起,也有不合歷史潮流的人退出舞臺。此次金融危機猶如大浪淘沙,必然會使得一批企業死掉,一批企業在寒冷中壯大。每個人都想成為留在歷史舞臺上的角色,所以危機中B2B平臺紛紛出招,熱鬧非凡,雖然招數各出門派,但可以總結出一些特點。
第一,國內的B2B紛紛與政府“親近”,聯手推動電子商務拯救中小企業。比如阿里巴巴和浙江政府關系密切到令企業主驚異的地步,浙江省政甚至發紅頭文件讓企業入駐阿里巴巴;再比如中國制造網和政府合作推出“領航計劃”,政府挑選的優秀企業,中國制造網給其優惠。中國制造網做培訓,各地政府騰出免費的場地供其使用。各地政府想推出自己的特色行業,中國制造網在平臺上挑選出各地的優秀行業,相當于為買家篩選了賣家信息,而且又籠絡住客戶的心。
另一方面,外資的B2B平臺則與政府關系遠一層,不知是外資B2B平臺的意識跟不上,還是政府優先和“自己人”合作,外資B2B幾乎和政府沒有搭臺唱戲。
第二,開發新市場,到處找買家。歐美市場萎縮之后,大家都去南美、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做推廣宣傳。然而相同中又有不同,有的B2B主要是通過廣告做推廣,比如阿里巴巴,有的B2B主要是通過展會,比如環球市場。
雖然開發新市場未必能短時間見效果,但是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向全球。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市場擴大之后,可預見以后中國企業抗風險能力會加強。
第三,外貿B2B平臺經營范圍有變數。環球市場表示在危機中堅守“外貿”這一核心服務,不管是提供物流服務,還是采購咨詢服務,所有的都圍繞著“外貿”這一中軸。中國制造網則表示會配合形勢,拓展內貿市場,日后中國制造網或許會更接近阿里巴巴,既做外貿也做內貿。
第四,一致推崇給企業做培訓。幾乎所有的B2B平臺加大了培訓力度,給中小企業輸出電子商務實戰技巧。過去中小企業每天都有忙不完的訂單,沒有人顧及到電子商務的應用,而今訂單減少企業主有時間閑下來了,似乎更容易接受B2B平臺的“勸說”。由于中小企業起步于草根,所以中國的電子商務完全是B2B引導的。如果B2B平臺能抓住此次機遇,使得沒有運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成功運用電子商務,那么B2B市場的增長空間巨大。
B2B平臺招數層出不窮,那么,中小企業是否會迷亂了眼睛呢?實際上,中小企業此時更應該保持清醒,危機中走錯一步造成的損失更大。
首先,理性對待電子商務。成功的網商雖然多,電子商務拯救中小企業的聲音雖然大,但這并不表示只要用了電子商務就會有業績。對于已經熟練運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來說,可能操作起來駕輕就熟,一方面抓住B2B平臺拋出的優惠條件,另一方面自己苦練內功。重要的是,提高電子商務技巧運用的同時,提供優秀的產品始終是關鍵。對于從沒有運用過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而言,與其盲目加入電子商務隊伍,還不如先了解如何選擇平臺、如何具體運用、網上外貿必須注意哪些環節等許多因素,等考慮成熟再加入把握更大。
其次,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并善于利用B2B提供的援助計劃。在B2B平臺拋出降價、贈送增值服務、培訓、以及免費推廣等措施之時,中小企業要知道抓住核心,其買家定位是什么。比如燈飾行業的企業選擇環球市場可能比較好,因為環球市場的燈飾行業是強項,全球的采購商基本上都集中在該平臺上。只有抓住了核心的東西,才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三,準備好上B2B平臺之后的相關事宜。選擇入駐B2B平臺容易,會員費可能也不高,但是運用之后的人力成本投入、設備投入以及精力投入都是企業主必須先考慮的,會員費實際上不是電子商務最大的投入,中小企業主得做好心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