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出口政府再施良方鋼貿商謹慎期待
2009-2-26 23: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協商
天津潤飛的張先生已經有15年熱卷的出口從業經驗了,以往每次他都對國家關稅調整的消息積極關注,而這次他卻顯得無動于衷。
近期有消息稱, “政府計劃在3月完成鋼材產品進出口稅率調整的方案以及實施公平貿易的政策。”面對這一利好傳聞,包括張先生在內的鋼材出口貿易商對此消息反應平淡,外冷內熱的經濟環境讓他們對政策帶來的效果持觀望態度。
政府欲再調關稅
張先生對政策效果的觀望態度源于去年的12月份。
去年1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從當年12月1日起,取消部分鋼材的出口關稅,希望以政策刺激鋼材出口。
“那次是取消熱軋等出口征稅,后來基本上沒什么效果。”張先生說。
海關的統計印證了張先生的說法,政策并未給鋼材出口帶來持續的提升效應。去年12月的鋼材出口量雖小幅上升至317萬噸,但今年1月的出口量又下滑到191萬噸,創下至2006年1月以來的新低。2008年,我國鋼材出口5918萬噸,同比下降5.5%。
對此,新近通過的 《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進一步提出:要改善進出口環境,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鋼鐵產品國際市場份額。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也對媒體確認,國家將調整相關進出口稅率,確保鋼材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維持在總量的15%以上。
“一 系列鋼材出口政策的調整是國家應對經濟形勢的戰略舉措。”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 中 心 主任、知名鋼鐵市場研究專家馬忠普表示,當前政府支持鋼鐵企業擴大出口就是協調國內外鋼鐵市場的關系,推動未來國內外鋼鐵市場的協調 穩 定 發展,但其實際效果仍待觀察。
出口難度很大
此時的張先生對此政策帶來的效果依舊沒有抱太大希望,最根本的就是他的公司所出口國家的需求在下滑。這主要包括我國最大鋼材出口目的地國家,韓國以及東南亞、印度等國家經濟遠未開始復蘇,鋼材需求很難在短時間出現好轉。
此外,歐洲鋼鐵工業聯盟2月5日也發表聲明稱,歐盟鋼鐵市場在2009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下滑。預計歐盟2009年GDP將下降1.9%;用鋼行業的產出將下滑至8%;全年鋼鐵表觀消費量環比將減少15%;鋼鐵產品進口將下降11%。
張先生以往出口的價格優勢此時也沒有了, “國內價格太高,出不動。”張先生無奈表示, “中國價格過高,出口根本沒有競爭力。”
據他介紹,國內的熱卷價格,春節后已經從3950元降到目前3300元,但這只能說是縮小了價格差距,而且獨聯體國家也在降價。 “目前中國出口報價520美元fob(離岸價),國外報價370美元fob”。
“即使提高部分退稅,那也很可能不夠價格波動的幅度。”張先生打個簡單的比喻說,假設目前的成本剛好能出口,如果提高退稅,那可能造成國內漲價,其幅度甚至超過退稅的金額,那對出口商來說,出口價格不會降,甚至還會提高。
讓張先生擔心的不僅是價差的原因,還有進口國的貿易壁壘。
2008年四季度以來,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摩擦案件逐漸增加,美國、歐盟、印度、澳大利亞等國頻頻對我國鋼材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或征收高額的反傾銷反補貼稅;越南、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國紛紛提高鋼材進口關稅,俄羅斯、拉美、印尼和馬來西亞也對中國鋼材出口保持了高度警惕。
鋼材出口難言樂觀
張先生的同行對他說,在國家的政策扶持下, “今年鋼材直接和間接出口量維持在7000萬噸以上。”
“過去并沒有這種算法,這個數字將會嚇壞國際社會,今年鋼材直接出口量估計在3000多萬噸左右。”馬忠普分析,去年國家直接出口折合粗鋼6330萬噸,機電產品等間接出口折合粗鋼約6000萬噸,合計得達到一億兩千多噸,整體出口量占鋼鐵消費比重的23%左右。
此外,馬忠普建議,國家在對國有鋼鐵生產企業出口扶持的同時,也應該考慮民營鋼鐵生產企業,因為以建筑用鋼材為主的南亞和中東市場需求仍然旺盛,而民營企業正是此類出口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