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東莞產業十年規劃:“一核三帶”圍攻5000億GDP

2009-2-26 8: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外源型經濟的東莞正在經歷一次轉型的磨礪,產業結構調整已成東莞政、企、民各界的共識。2月18日,東莞市政府出臺了《東莞市產業結構調整規劃(2008-2017)》(以下簡稱《規劃》),用長達3萬多字的篇幅,為未來1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指明了方向。 
  “東莞發展目前所遇到的難題,根源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而產業集群以小企業、大協作,小產品、大市場,小集群、大作為的特點,與國外企業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東莞市副市長鄧志廣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包括厚街在內的東莞諸鎮有效承接了港臺地區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為產業調整、轉型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他表示,接下來,東莞還將在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改善發展環境、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等方面下工夫。 
  產業規劃圖:三年后GDP超5000億
  對于未來10年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規劃》指出,要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商貿物流等支柱產業,強化金融、會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服務支撐,穩定提升食品飲料、制鞋玩具、造紙等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產業,促進產業發展高端化、適度重型化,努力實現產業綜合競爭能力和城市綜合服務能力雙突破。
  據悉,《規劃》為未來5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制定了目標,預計到2012年生產總值超50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在產業結構方面,到201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7%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30%;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以上。
  而在資源利用方面,到2012年,新投產工業項目用地單位面積投資強度達標率為95%,單位工業用地面積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率20%;單位GDP能耗降低1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16%;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50%.
  東莞更長遠的打算是,到2020年,服務業要成為產業結構的主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產業整體競爭力領先珠三角,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草根勃興與啞鈴結構
  “民營企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和自主創新的主載體,也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已成為東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鄧志廣對民營經濟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區域競爭的加劇,各類資源日益緊缺,東莞原有的比較優勢明顯減弱,對外依存度高的東莞民營經濟發展滯后,競爭力不強,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和挑戰。
  《規劃》披露,經過多年的發展,東莞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0.4:57.1:42.5.200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2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3.4%.金融保險業、會展物流、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展會總數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工業支柱產業凸現。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以信息產業為主體,形成了電子信息、服裝、家具、毛織、五金模具等產業集群。
  此外,東莞的內外源型經濟穩步提升。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1000億美元,服務業成為吸收外資的新亮點。而民營經濟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全市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超過40萬家,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1%,繳稅總額占全市總稅收的40%.
  在厚街鎮委書記黎惠勤看來,最為理想的產業結構為啞鈴式結構,兩頭大,中間小,一方面研發可以起到主導作用,引領潮流;另一方面,銷售與服務給制造業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民營企業應該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而目前包括厚街在內的東莞諸鎮的產業結構嚴重受制于研發與銷售,多為橄欖式結構。”
  對此,《規劃》提出產品技術結構明顯優化的目標:到2012年,企業R&D經費支出達到企業主營收入的2%,專利申請量達到15000件,授權量達到10000件,商標注冊量達到40000件,中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擁有量達到60個。屆時,東莞還將打造5個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50個年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發展一大批“專、優、特、精”的中小企業。
  “一核三帶五功能區”集聚資源
  從“一網兩區三張牌”到“一城三創五爭先”,再到“一核三帶五功能區”,東莞已經將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瞄準到區域資源的統籌發展上。“強化規劃、整合資源勢在必行。”東莞市經貿局局長陳桂明說,要實現這種產業空間布局體系,就要通過引導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梯度發展,強化梯度集聚。
  根據《規劃》,東莞將要打造的“一核三帶五功能區”,就是要促進各類產業向城市集中,向園區集中,形成由中心城區為核心,松山湖-生態園、虎門-長安-厚街、常平-樟木頭-塘廈三大產業帶,以及五大功能區組成的產業空間布局體系。
  “《規劃》提出的‘一核三帶五功能區’的目標,統籌了全市資源規劃發展,體現了政府發展改革的大決心。”在東莞市發改局產業經濟科科長胡親善看來,《規劃》對“一核三帶五功能區”進行具體的定位,“核”、“帶”和“功能區”所承擔的發展功能,又因各自的地理位置、區域優勢和產業積累,相互交織,互相滲透,形成一種立體發展的景象。
  記者昨日從虎門港相關負責人士處獲悉,東莞結合《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設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新定位目標,而虎門港是東莞建設物流園區的重要載體,目前正加快五年規劃的編制;而本報密切關注的長安新區“交椅灣”規劃已經在年初通過市政府審核,目前已經上報省發改委,有望年內獲批。
  “整合資源是要引導各鎮街提高產業發展定位的科學性,找準自身特色與特點進行差異化發展,產業集群及專業鎮要集中精力鞏固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產業特色不明顯的鎮街要找對定位,與特色產業鎮實行配套發展,避免過度的同質競爭和落后的重復建設。”陳桂明認為,在招商引資上推行全市一盤棋統籌招商引資,促進全市招商引資資源共享、信息共享、項目統籌安排,形成高新技術、優勢大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鏈配套項目根據行業向鎮街分布的分配格局。
  地理論見
  “東莞應采取組團發展模式”
  “關于產業集群,其實不只是東莞在做,中國沿海地區大都如此。”東莞理工學院莫安達教授認為,就目前來看,東莞的產業集群已經顯露雛形,不過企業單打獨斗的情況依然普遍,無法很好適應愈來愈慘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最直接的后果表現在出口上,對外依存度頗高的東莞在面臨國際經濟環境波動時,表現得異常敏感。”
  莫安達同時也認為,并非外向型經濟不好,關鍵是要把行業企業聯系起來,形成強有力的集群,不但可以資源共享,而且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時,對風險的控制能力也會很強。東莞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品牌,“應實施品牌一體化戰略,提高品牌運作能力,打造強勢品牌集群,依靠本土品牌帶動產業系統化,增強產業集群整體實力。”
  事實上,東莞并不缺乏高新技術企業,但產業關聯度還亟待提高,在由傳統的加工制造業向現代信息產業邁進的進程中,尤其要注重這一點,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后會有競爭,但更重要的在于差異化發展,此項的前提就是相互之間的協作有較高的關聯。目前,東莞已經建立起了包括虎門服裝、大朗毛織、厚街家具、長安五金模具以及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東莞生態園、東部工業園等體系完善的產業集群。
  “東莞每個鎮都有產業集群,有區位、經濟總量的優勢,但這種產業結構相對低端,空間有限,產業集群比較分散。”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建議東莞揚長避短,整合資源,將發展定位從各鎮模式過渡到區域性發展模式,選擇幾個鎮集中發展某一產業,另外幾個鎮突出某種功能,從個體到組團板塊式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