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一條科學發展的路徑
2009-2-26 8: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樹立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市堅持突出實踐特色,突出欽州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后發優勢,緊緊圍繞“把欽州建設成為廣西科學發展的排頭兵、跨越發展的先行區、改革開放的試驗區”的戰略目標,深入實施“以港興工,三化互動”發展戰略,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找到了一條科學發展的路徑。
一
2008年年初國家批準實施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要努力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我國沿海發展的新一極,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經過10到15年的努力,北部灣經濟區要在我國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這是時代賦予我們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所處的北部灣經濟區,仍存在著一系列制約發展的因素。結合欽州實際來說,雖然這幾年的發展較快,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一直在全區處于前列,但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發展水平,與全國、全區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發展壓力很大。據統計,2007年,在廣西14個地級市中,欽州的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人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人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都排在全區10名以后。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77.4億元,增長15.6%,增速高于全區2.8個百分點;財政收入32億元,增長3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8.9億元,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1億元,增長27%。以上各項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區前三位。港口吞吐量完成1507.6萬噸,增長25%。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31.8∶37.6∶30.6調整為28.6∶39.9∶31.5。欽州在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實現了良好開局。但欽州發展基礎薄弱的現狀還沒有根本改變。欽州熱切呼喚一條科學發展的路徑。
二
縱覽欽州的發展軌跡:港口是欽州的核心戰略資源,是發展臨港大工業、大物流,建設濱海大城市的先決條件,是欽州市融入多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沒有10萬噸級航道,就不可能有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金桂林漿紙一體化工程、欽州燃煤電廠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欽州;不建設30萬噸級航道及碼頭,就沒有條件上馬中石油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化項目;沒有欽州保稅港區,就不可能有大型的石化物流項目的落戶。托港口發展臨港大工業,是欽州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和最大的希望。城鎮化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依托。沒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就無法吸引國內外的大集團、大企業進入欽州投資發展。欽州市70%的人口在農村。沒有農村的和諧穩定,就不可能加快構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欽州。
“歷史總是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市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市委提出并積極實施“以港興市、以市促港、項目支撐、開放帶動,建設臨海工業城市”的發展戰略,有效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促進了港口經濟和臨海工業的迅猛發展,欽州港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日益凸顯。2003年下半年以來,市委先后提出“323”工作思路和建設大港口、大工業、大旅游的發展目標,也極大推動了欽州的發展。但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不夠,發展滯后的問題日顯突出,嚴重制約了全市經濟的大發展。“以港興工,三化互動”,既突出了重點,又兼顧了全面,符合科學發展觀關于協調發展的要求,是市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適應新機遇、新形勢和新任務要求,對市第二次黨代會以來提出的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的繼承發展和補充完善,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根本要求。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關鍵的是實踐特色。欽州作為一個欠發達、后發展的地區,加強和改進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兼顧,進一步明確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找準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就是“以港興工,三化互動”。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2008年10月7日,市委三屆四次全會決定,把“以港興工,三化互動”確定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欽州新的發展戰略;并確定“把欽州建設成為廣西科學發展的排頭兵、跨越發展的先行區、改革開放的試驗區”作為新的發展目標。全會提出,要以實施“三區兩路一航道”工程為重點,著力構建發展平臺、夯實發展基礎;要積極實施“千百億產業崛起工程”,打造產值超千億元的石化產業,產值超百億元的造紙、電子、能源、糧油食品、冶金、物流等六大產業,產值超億元的百家企業,促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到2012年超過1800億元,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邁入自治區工業大市的行列。
“千百億產業崛起工程”得到了自治區人民政府馬飚主席的充分肯定,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辦發〔2008〕148號專門轉發了欽州市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的實施“千百億產業崛起工程”的做法,號召全區各市學習。
三
“走出去,求教于先”,“請進來,求教于賢”。
“把欽州建設成為廣西科學發展的排頭兵、跨越發展的先行區、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必須堅持以規劃為先導、以項目為抓手。市委書記湯世保在不同場合都這樣反復強調。
誠然,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規劃,沒有一個有機銜接的科學的規劃體系,開發建設必然雜亂無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準實施,欽州迎來了開發建設的新熱潮。為確保開發建設的有序進行,2008年,市政府著眼長遠,強化"越是后發展,越要先規劃"的理念,研究提出并開展城市、產業、交通和民生四大類42項規劃編制工作。此外,積極開展城市定位研究,提出把欽州建設成為"北部灣臨海核心工業區,面向中國-東盟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具有嶺南風格、濱海風光、東南亞風情的宜商宜居城市"的新定位。完成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海洋功能區劃修編,新編保稅港區規劃、石化產業園區規劃等一批重點規劃,推動欽州經濟社會邁向科學發展的軌道。
項目是推動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嚴把環保關的前提下,下大力氣、下真功夫抓好項目建設。2008年通過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實行重點項目廳級領導分包聯系和聯合審批等工作機制,全力推進"三區兩路一航道"等200個重大項目建設,共完成投資152億元。抓住中央擴大內需的機遇,爭取到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148個項目獲得中央補助資金。爭取到北部灣重點產業園區10億元建設資金中的5.96億元,加快了欽州市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常減壓裝置、10萬噸級油碼頭、金桂林漿紙1號化機漿主體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進一步夯實了欽州加快發展的產業基礎。欽州,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2008年10月31日,以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毛林坤率領的中央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三指導檢查組蒞欽檢查指導工作。毛林坤說,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試點單位,欽州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活動扎實有效。 他說,14年前我到過欽州,對當時欽州人民自力更生、集資建港的精神印象非常深刻;14年后再次到欽州,感受到的是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港口開發建設熱火朝天,城市變大變干凈變漂亮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這是欽州市委認真貫徹黨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結果,是欽州市委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結果。(記者 田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