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學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2009-2-25 1:2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王若懿
記者近日從 “邯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組委會了解到,經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 “邯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賽程已過半,共有150個參賽隊進入復賽。這一輪比賽過后,將有60個參賽隊入圍決賽,共同角逐比賽獎項。屆時,各入圍參賽隊伍要集中到北京進行現場陳述、答辯。今年4月份,本屆大賽將全部結束。
評審制度嚴格
據大賽組委會相關人士介紹,由于第一屆大賽的成功舉辦,此屆大賽一拉開帷幕,便受到眾多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初賽便有近300多支參賽隊參加。而且,這些參賽隊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大多提前在校內舉辦同類比賽,選出優勝者再進行參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有上屆大賽的經驗,此次大賽進行了非常充分的準備。由于嚴格的評審程序和評審紀律將直接決定大賽的質量和水平,為此,組委會在評審工作上給予相當的重視。據大賽組委會成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培訓部副主任靖安奇介紹,他們采取了五項措施以確保評審結果客觀公正。一是組建高水平的評審專家隊伍。組委會在考慮學術水平、代表性等因素情況下,邀請全國80多所院校的90多名副教授以上、教授專業課程、熟悉大賽方案和案例的專家作為初賽評審專家。二是評審組織過程中,參賽方案收集審核、登記編號、評審方案發送、成績統計等各環節均由專人負責,每個環節相對獨立,確保了評審組織工作的有序和保密。三是采取匿名制評審。組委會收到每一份參賽方案后,都要對方案進行審核,過濾掉與參賽隊相關的所有信息并統一登記編號。評審專家只能看到參賽方案和編號,不知道參賽方案的所屬參賽隊和學校,保證評審結果的公平性。四是在總結上一屆大賽經驗的基礎上,本屆大賽初賽階段每一份參賽方案的評審專家增加到五位,每一份參賽方案的最終成績以五個得分的平均分數為準。并且要求專家對評審中打分過高或過低的方案都要寫出評語,給出理由,盡可能避免評審偏差,保證評審結果的客觀公正性。五是評審專家需要向組委會提交有電子版和書面版評審結果,書面評審結果由評審專家親筆簽字確認后傳真或郵寄到組委會存檔備案。
正是在這種極為縝密的評審制度下,大賽真正實現了優勝劣汰。據介紹,此次進入復賽的不少參賽隊在方案設計方面表現出了很強的實力,得到了專家和評委的高度認可。
借力物流大賽
值得一提的是,此屆比賽除了得到學生的熱情參與外,也得到了邯鄲交通運輸集團 (以下簡稱邯運集團)的大力支持。該集團自大賽開展以來,予以全力支持,成為大賽順利舉辦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而據記者了解,邯運集團最初參與此次比賽,也有自己的想法——借助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謀求自身的轉型之道,向現代物流企業進軍。
根據以往規則,此屆大賽的參賽者要按照大賽組委會提供的案例,自主確定設計的領域和方向,完成設計內容。此次大賽的設計方案便是由邯運集團根據自身發展中遇到的瓶頸而提供,這也是邯運集團參與大賽的初衷所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邯運集團是由原邯鄲市第一運輸總公司改制創建的現代公司制專業運輸企業,隨著自身不斷壯大,逐漸發展成為一家集汽車客貨運輸、零擔集裝箱運輸、汽車銷售服務、配件供應、燃潤油經營、汽車技工和駕駛員培訓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運輸企業。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業界的競爭日益激烈,對物流企業的業務資源整合、物流的網絡化和信息平臺建設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傳統運輸企業也面臨著如何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問題。邯運集團董事長武慶發坦言,該集團在轉型過程中,對于怎樣融入現代物流發展大潮百思而不得其解。在得知第二屆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征集案例的消息后,武慶發豁然開朗:何不借大賽尋求轉型之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解決發展中遇到的諸多難題,邯運集團為大賽提供的設計方案,共包含11個問題,其中涉及到旗下各運輸公司目前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如成本控制、利潤增長、信息系統的升級、物流園區的規劃等。
“我們現在需要有人肯定地說,邯運集團下一步應該怎么走。此次參與物流設計大賽,是個很好的機會,將來我們會從學生們設計的方案中,選出更具針對性的方案,來幫助我們形成邯運集團的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有了這些方案的支持,邯運集團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我們的目標是未來幾年發展成為中原地區的龍頭型物流企業。”邯運集團董事長武慶發對此充滿信心。
物流方案設計離不開實地調研。因此,自從參與物流設計大賽以來,邯運集團陸續接待了近40所參賽學校的學生的來訪。頻繁的接待工作會干擾企業的正常工作,但作為大賽支持者,邯運集團卻給予了莫大支持。
邯運集團副總裁謝廣印告訴記者,為了配合學生進行方案設計,邯運集團為來訪學生提供各類信息支持,盡企業所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由于來訪學生較為分散,邯運集團還專門指派物流部進行全程接待。此外,那些未能到實地調研的學生還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邯運集團了解情況。
“這是企業責任感的一種體現。”靖安奇對記者說。通過企業提供的活生生的案例,參賽學生從中大幅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策劃能力和協調組織能力,實現了物流教學與實踐的有效結合,而隨著大賽的不斷深入展開,邯運集團也將尋找到企業轉型的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