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將有哪些物流話題
2009-2-25 1:1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林振強
一年一度的全國 “兩會”即將在京召開。來自交通運輸、物流、商貿流通等領域代表、委員們將會提出哪些議案,最終將會通過哪些與物流業相關的法規政策等等都是大家關注的話題。并且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人們更關注全國 “兩會”上將會有哪些利好消息。盡管目前我們無法得知最后的結果,但有些話題必定是這次“兩會”討論的熱點。
關注點:促進產業振興,完善產業政策
近日,一則消息使物流業成為市場新的主流熱點——由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牽頭向國務院提出申請,期望在原定的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新增運輸物流業,以扶持、整合、壯大運輸及物流行業。
據悉, “物流業振興規劃”可能包括放寬市場準入、簡化行政管理、規范物流市場秩序、調整物流稅費、支持專業物流公司發展、推進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快對外開放、簡化通關程序、重視人員培訓等。此外,還可能出臺一些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分離外包的物流業以及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的發展。調整全國物流園區布局也成為規劃中的一大重要內容。另據了解,該規劃已呈交國務院,最快有望于 “兩會”前出臺。
物流產業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被各方所認識,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推進物流產業的發展。運輸物流業如果能被列入 “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將會使物流業發展得到更大的動力,2009年 “兩會”上,物流企業發展面對的現實問題將得到更多重視,如減輕物流企業的稅費、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收費公路政策、建立統一的快速反應物流管理信息平臺、引導制造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物流企業融資問題解決方案、鼓勵各地在城市發展規劃的框架內優先安排物流用地以及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上市融資,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研究健全信用擔保體系等。
此外,交通運輸部如何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將是與會代表們關注的內容。為了優化交通運輸布局,發揮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2008年國家組建了交通運輸部。近一年之后,盡管交通運輸部為各地交通運輸機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的建議。但是由于實際情況不同,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思路進行調整。如何讓交通運輸機構的改革得以深化,對此次全國 “兩會”人們拭目以待。
有消息稱,交通運輸部最新出爐的 “三定”方案中,除現有的國家民航局、國家郵政局,還有交通運輸部可能將成立公路局、運輸局、水運局等部門。而交通運輸部還建議在一級地方政府只設一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省級層面一般設置公路管理局、港航管理局、陸上運輸管理局,即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可構建 “一廳+三個專業管理局”的架構,由此對運輸物流行業的管理將更加科學規范。
點評:物流業是保障社會經濟正常運轉的一個基礎性產業,由于在我國起步較晚,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金融危機讓許多物流企業遭受重創。如果 “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新增運輸物流業”能得以通過和完善,相關物流產業的稅收、土地、融資等政策得以出臺,如果交通運輸部 “三定”方案等得以實現,對于我國物流業來說,這次全國 “兩會”將成為促進其飛速發展的新契機。
關注點:規范行業發展,完善法治環境
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了促進物流發展的法律法規,使物流業不斷得到規范。可以預見在2009年的 “兩會”上,仍將會有一批法律法規出臺,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即將在全國人大上表決的新 《郵政法》。按照新 《郵政法》公布的修訂草案,信件的專營是新 《郵政法》的主要焦點,這也是一個引起快遞企業高度關注的法規,如果不能妥善地兼顧內資非郵政快遞企業的訴求,難免引起爭議。
另據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常委會副秘書長、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喬曉陽率領的調研組,于近日開始就 《郵政法》 (修訂草案)的修改意見在湖北省進行調研,進一步了解郵政普遍服務的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廣泛聽取對修訂草案的意見和建議。因此,經過廣泛的調研,新《郵政法》將更加完善,在全國人大會上最終表決通過,應該沒什么問題。
除了新 《郵政法》外,其他方面的政策也有可能出臺,如民航總局管理部門對航空貨運放松管制,降低國內航空貨運市場的準入門檻等等。此外,國家發改委組織的 “物流政策體系研究”、 “物流稅收管理研究”等已進入結題驗收階段,財政部組織研究了農村流通體系的相關財稅政策,信息產業部組織研究編寫了 《全國性、區域性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進行了甩掛運輸的調研,鐵道部就鐵路物流中心規劃進行了研究,相關調研結果都可能成為全國 “兩會”上討論的熱點,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
點評:長期以來,我國物流業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滯后,拖住了物流行業發展的 “后腿”,這也成為了每次兩會時代表們討論的熱點。已經修改多次的 《郵政法》是業內的 “老問題”。拖延多次的新 《郵政法》,如果在今年的 “兩會”上出臺,將對我國郵政快遞市場規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關注點: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在地方 “兩會”中,討論 “物流”話題時,提及最多的是 “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比如物流經濟發展領先的廣東,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 “全面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體包括加快建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地現代物流園區,打造華南地區物流樞紐中心。推動區域電子商務營運及發展中心建設。構建公共信息技術服務平臺,積極推動 “物聯網”發展等等。
在上海,現代物流業也已被政府確定為未來發展的支柱產業。上海將適時調整優化業內產業結構布局,整合聚集同類業態。形成具有一定業務組織規模、經營地域廣度、服務功能優勢、資源強勢性和集約化的物流企業,提供迅捷、高質量服務。
在物流基礎相對薄弱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北五省區也邁出了發展現代物流的腳步。在西北五省區陸續結束的 “兩會”上,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已放在振興地區經濟的戰略高度,提出要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積極培育和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努力提高物流業的社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王慧敏于近日表示,國家將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同時鼓勵物流企業重組轉型,整合并購,戰略聯盟,深化服務,加速做強做大。同時,要培育自主物流服務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為物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政策保障。
點評:當前,正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國經濟,需要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幾乎工商各類企業,都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服務與管理提供支持。同時,從運輸、倉儲、港口等傳統領域蛻變出的現代物流業也需要進行產業升級。2008年在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機,要求我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發展,這既需要各類工商企業重視現代物流的價值,各類物流企業積極進行升級發展,還需要各級政府的政策、法規扶持,還需要。金融危機有“危”也有 “機”,經過洗禮的中國物流業,或許能催生出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跨國跨所有制的大型專業化物流企業。
關注點:擴內需、保增長中的新市場
2009年我國經濟工作重點是 “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服務業,物流企業在 “擴內需,保增長”過程中能迎來哪些機遇,同時物流企業遭遇的一些問題如何解決?
在先期召開的地方 “兩會”上,各地都把 “擴內需、保增長”作為首要議題,由于拉動內需計劃中有大量基建項目,因此預計跟基礎設施、公用建設相關行業的運輸需求會率先恢復。
2009年各地都將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如貴州省的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圍繞構建高速公路體系,以10年左右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為目標,加快貴州省已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廣東省也將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設投資力度,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設,2008年廣東省高速公路計劃投資280億元,計劃新開工30個項目,總里程達1819公里,在建項目19個,總里程達1012公里。這些交通設施建設,將直接帶來運輸物流需求,但是也勢必形成一些新的物流樞紐,這些大型區域物流樞紐如何科學規范和發展,相關物流企業希望在全國 “兩會”中得到答案
而商務部力推的 “家電下鄉”政策,和即將推出的 “汽車下鄉”政策也將給物流企業帶來新的物流機遇。不過,由于在農村物流市場因為服務成本高,缺基礎設施支撐,讓一些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愿深耕。對此次全國 “兩會”,相關物流企業也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和推進。
搞活內貿市場形勢下,各區域間加強經濟合作,也勢必帶來區域物流的發展。在推進區域間物流合作方面,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可能推出一些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政策。2月19日,粵港澳三地政府首次在香港舉行協調會議,確定粵港澳重點推進的8個事項。粵港澳同意強化三地鐵路和公路交通網絡的聯系,并同意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逐步放寬過境車輛的管制,今后三方將在旅游、會展、金融及物流方面加強合作。
點評: “擴內需,保增長”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支持。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深耕農村消費市場,利于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也利于改善物流行業運營環境,拓展新興的消費市場。但由于我國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多數缺乏現代物流理念;而農村等有待深耕市場還存在專業化服務不足等問題。對于即將召開的全國 “兩會”,物流行業也希望一些更加具體的產業政策,或引導,或扶持,或規范,以期我們的救市行為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而是對我國物流業升級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