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多個經濟體想靠貶值促出口
2009-2-20 13: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金融危機使各國消費者都捂緊了錢袋,也讓向來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吃盡了苦頭。盡管中國發改委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可能貶值到7比1”純屬謠言,但是的確有不少亞洲經濟體樂見本幣貶值趨勢的出現,甚至有意通過加速本幣貶值來打響一場保護出口的“匯率貶值戰”。其中,韓國和日本表現最明顯。 2月19日,首爾外匯市場韓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至1471比1,連續8個交易日持續貶值。三星經濟研究所17日預測說,韓元對美元匯率今年上半年將維持在1400比1左右。而在去年3月13日,韓元兌美元匯率只有978.7比1。
韓元貶值大大推動了韓國的出口。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消費萎縮,全球整體貿易量大幅減少,但韓國電視、半導體、手機、液晶顯示器、汽車、造船等重點出口產品的世界市場占有率卻不斷提高。例如,近來中國市場上的韓國家電“性價比”就猛增,三星、LG等品牌液晶電視已經降價2000元—10000元人民幣不等。韓國G市場在線銷售網站17日表示,去年來自海外的購買量比前一年增加82%。特別是匯率大跌的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加了154%。其中來自美國的顧客最多,其次為日本和中國。此外,韓元貶值還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來韓旅游,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韓國旅游收入為9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1.3%。
而日本政商兩界是最迫切希望日元貶值促進出口的。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出口下降13.9%,創歷史最大跌幅,日元升值就是“罪魁禍首”之一。日本浜銀綜合研究所18日發表了86家上市企業的年度收入報告。報告顯示,因為日元升值,電機、汽車行業均半數赤字經營,去年11月、12月制造業銷售額比上年同期減少14.5%,電機、汽車以及零件企業銷售額減少20%。2008年度,日本8家汽車大企業中有5家虧損,8家電機大企業中有7家虧損。
為此,日本政府一直在考慮如何干預匯市拯救出口。近日日元出現了貶值趨勢,有網民戲稱,如果是中川昭一辭職的消息讓日元貶值,那他可謂是最后做了件好事,日本的大企業應該感謝這位醉酒的前財相,這下出口有希望了。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19日,因為日元有貶值跡象,汽車類股票出現上揚,帶動了日本股市上漲。
17日,新臺幣創下了五年半以來的新紀錄,對美元匯率跌至34.62比1,連續9個交易日走低。臺灣中央社評論說,臺灣放手新臺幣貶值,使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企業受惠不少。文章分析稱,在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各地貨幣競相貶值情況下,就算臺灣明知“貶值未必救得了出口”,但面對亞洲各經濟體競相貶值的恐慌心理升高,“不貶值,出口一定更慘”的壓力下,只能順勢引導新臺幣貶值。換言之,只要亞洲貨幣競貶壓力不停止,新臺幣貶值壓力永遠存在。
本周二,有媒體聲稱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人民幣兌美元有機會跌至6.95至7.00左右的水平,引起國內外媒體爭相轉載,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盡管發改委迅速出面辟謠,但關于人民幣該不該貶值問題又引起了新一輪大討論。站在出口企業角度,貶值的確能緩解很大壓力,不久前中國財政部研究所也發布報告,建議適度引導人民幣兌美元下跌1.4%至6.93左右。但有專家認為,金融危機下,一些亞洲貨幣已相繼貶值,但如果只是小經濟體這樣做影響還不大。中國若貿然讓人民幣貶值,則勢必會引發一輪全球性外向型經濟體貨幣貶值大競賽,加劇全球經濟動蕩。同時,也會使人民幣面臨來自歐美更大的政治壓力,增加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