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廣西重大項目帶動經濟逆勢上揚

2009-2-2 19: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風生水起的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磅礴前行,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先后設立,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工……在全球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蔓延過程中,紛至沓來的重大項目牢牢支撐起廣西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新一極”的特殊地位,以重大項目帶動廣西沿海發展形成新的一極,是打造新增長極的迫切需要。項目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張力源,是發展經濟的第一突破口。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要打造發展新的一極,必須以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最佳切入點,以大項目發展帶動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大聚集,拉長產業鏈,激活投資主體,促進投資增長,推動產業升級,擴大就業,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實現經濟大發展,帶動廣西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逐步發展成為新的一極。 
         10月4日-5日,溫家寶總理親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視察;12月6日,自治區副主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陳武等領導為欽州港10萬噸級航道通航暨中國石油廣西石化10萬噸級原油碼頭竣工剪彩;南寧市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車榮福等領導出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儀式;北部灣“硅谷”落戶北海電子產業園;防城港市依托優良的港口條件,非常適合布局“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石油化工、鋼鐵、電力、機械制造和修造船等臨港臨海重化工項目;中小企業名城玉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新貌。
千億巨額投資
         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到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從西部大開發戰略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加快……國家戰略決策指導下的多重政策效應疊加,撬動了數以千億的資金注入廣西經濟。

         走進廣西港口欽州港、邊境憑祥市……一座又一座煉油基地建設如火如荼,一臺又一臺工程機械穿梭忙碌,這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重大產業紛紛搶灘登陸的集中表現。    

         從2006年3月22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式成立,到2008年1月16日國家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短短3年時間,北部灣經濟區經濟增速明顯,GDP年均增長16%左右,高于廣西2.5個百分點以上。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增幅高于廣西全區水平。

         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的配套政策更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的欽州保稅港區,主要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其中10萬噸級進港航道已于2008年年底竣工,兩個10萬噸級泊位已經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將于2009年12月封關運作。

         2008年12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使廣西成為我國陸地邊境線上唯一一個擁有綜合保稅區的省份,是繼蘇州工業園、天津濱海新區、北京天竺之后,第4四個獲得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綜合保稅區。

         難以比擬的優勢令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建和擬建的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達3000億元,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達到32個。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瑞賢說,目前北部灣經濟區已由昔日默默無聞的西部沿海地區,變成今天的多區域合作中心;從過去的投資盲點,變成今天的投資熱點;從當年經濟發展的配角,變成廣西開放發展的龍頭;從一個地方發展題材,變成國家發展戰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磅礴前行。
四縱六橫三支線謀發展 
         曾經多年來被視為“血脈不通”的廣西交通,曾經由于鐵路水運技術標準較低而步履艱難的八桂大地,也迎來了以西江黃金水道發展和鐵路從“神經末梢”向“國際樞紐”發展的歷史機遇。    

         西江航運干線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如今,西江航運干線和長江干線并列為中國高等級航道體系的“兩橫”,是中國西南水運出海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通江達海,揚帆起航,承載了廣西內河運量的90%的西江航道,將大量來自貴州、云南等地的煤炭、化肥、鋼材等物資運抵珠三角。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廳長黃華寬介紹,5年內,廣西在水運方面投入逾230億人民幣,計劃新增吞吐能力1.2億噸,以此來加快西江航運干線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要,到2012年將實現連接黔、滇、貴、粵等省區的內河高等級航道與北部灣經濟區三大港口全面對接,形成西部物資“通江出海”的立體水運交通網絡。黃華寬介紹,廣西將構筑“一樞紐兩大港三通道四輻射”的總體目標,即以南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中心,以海港、空港為龍頭,以泛北部灣海上、南寧-新加坡陸路和南寧通往東盟國家航空通道為主軸,以廣西通往廣東、湖南、貴州和云南方向運輸通道為主線的國際通道體系。

         鐵路建設同樣進展迅速。廣西鐵路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宏慶介紹,廣西將加快推進鐵路項目建設,力爭3年內完成投資700億元。今后3年內,廣西計劃開工建設16個鐵路項目,包括南寧至廣州鐵路、湘桂鐵路擴能衡陽至柳州段、柳州至南寧城際鐵路、貴陽至廣州鐵路、沿海鐵路擴能南寧至欽州段、北海鐵山港鐵路支線、云桂鐵路、沿海鐵路擴能欽州至北海段等項目,總里程4262公里,計劃投資3349億元,其中廣西境內約2804公里。 

         2009年1月1日,廣西南寧至越南河內的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為新年的開端增添了不少喜氣。乘坐這趟車,旅客從南寧前往河內可實現夕發朝至,南寧也將成為北京以外的中國第二個國際列車始發站城市。

         南寧至河內國際列車的開行,不僅能進一步推動兩國間旅游、經貿等多方交流,還將推動廣西南寧至越南河內成為中國-東盟鐵路主通道,從而促進泛亞鐵路加快建設、推進中國-東盟鐵路網建設。    

         到2010年,廣西鐵路營業里程將達3301公里,比2007年增加550公里,增長19.3%。南廣鐵路建成后,南寧至廣州可在3小時內到達,廣西與珠三角區域的空間距離將大大“縮短”。
“新一極”新跨越
         政策疊加的“優勢效應”和抓住機遇“真抓實干”的良好心態,使得廣西經濟在全球金融風暴中遞交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1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    

         2008年廣西全年生產總值達到7171.58億元,首次突破70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7年增長了12.8%,實現2002年以來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8年全年,廣西食品、有色金屬、石化、冶金、汽車、機械和電力等七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合計突破1500億元,達到1581.8億元,增長22.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76.42億元,增長22.6%。

         2008年全年,廣西進出口總額為132.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2%,增幅創16年來最高水平。其中,出口總額73.51億美元,增長43.8%;進口總額59.33億美元,增長42.5%。

         2008年全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GDP為2219.7億元,增長15.5%,比全區高2.7個百分點,對全區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8%。    

         2008年全年,廣西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37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7.2%。投資總額年增量突破800億元,達到808.02億元,創歷史新高。 

         2008年新建成高速公路突破300公里,達到302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2000公里,達到2181公里。新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新增吞吐能力1502萬噸,沿海港口總吞吐能力超過8000萬噸。

         這些數據顯示了廣西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新一極”,在全球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蔓延的背景下,克服了難以預料、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顯現了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高速健康發展的態勢,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說:“工業興桂的前提是完善基礎設施,重點是推進重大產業建設,要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力度,把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