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08年煤炭進口量同比下降22.5%
2009-2-2 19: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東省08年煤炭進口量達1,128萬噸,同比下降22.5%;出口煤炭26.8萬噸,同比下降5.4%。
黃埔海關1月31日消息,黃埔海關統計,2008年廣東省進口煤1,128萬噸,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2.5%,價值9.4億美元,增長39.7%;進口平均價格83.6美元/噸,上漲80.3%。同期,廣東省出口煤26.8萬噸,下降5.4%,價值6,848萬美元,增長1.6倍;出口平均價格255.2美元/噸,上漲1.4倍。
2008年廣東省煤進出口主要特點如下:
一、一般貿易方式主導進出口。2008年廣東省幾乎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煤,增長5.4%。同期,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煤1,113萬噸,下降23.6%,占同期廣東省煤進口總量的98.7%。
二、主要出口至日本和印度,進口則主要來自東盟。2008年廣東省對日本出口煤18.5萬噸,增長32.1%;對印度出口6.3萬噸,增長1.3倍;上述兩者合計占同期廣東省煤出口總量的92.5%。同期,自東盟進口煤971.1萬噸,下降26.8%,占同期廣東省煤進口總量的86.1%。
三、出口以煉焦煤為主,進口則以無煙煤為主。2008年廣東省出口煉焦煤20.4萬噸,增長46%,占同期廣東省煤出口總量的76.1%。同期,廣東省進口無煙煤508.8萬噸,下降30.3%,占同期廣東省煤進口總量的45.1%。
2008年廣東省煤進出口量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一、進口方面。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全球經濟步入衰退,外部需求的減少對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產生較大沖擊,出口增速出現大幅下滑。國內火電發電量下降,房地產市場衰退,鋼鐵、水泥等行業增長乏力。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同時轉冷令煤炭市場需求迅速放緩。從2008年9月份開始,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省的煤需求量大幅下降,局部地區甚至出現了“買方市場”,許多港口進口煤壓港現象增多。媒體報道顯示,2008年全國煤炭社會庫存達到1.84億噸,比年初增加5,000多萬噸。另外,由于國家2009年將提高4個百分點的礦產資源稅,很多企業在2008年末搶時大量生產。國內煤市場供過于求,進口動力明顯不足。
二、出口方面。2008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第一批3,180萬噸煤出口配額,計劃于7月或8月份下發的第二批出口配額被推遲至11月3日下發,且總量只有1,500萬噸,使全年總量也未能超過4,800萬噸,對全年煤炭出口總量形成了有力控制。下半年為避免煤價上漲對下游產業鏈的價格傳導和負面影響,國家決定自2008年8月20日開始,對煉焦煤出口暫定稅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煙煤等征收出口暫定關稅,暫定稅率為10%。此舉提高了煤炭出口成本,企業出口積極性明顯受挫,廣東省煤出口出現迅速萎縮之勢。
但海關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國內煤供應受經濟轉冷影響已轉入買方市場,但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在“西煤東運”的運輸瓶頸尚未解除、國內生產企業單位能耗較高、國外能源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隨著2009年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逐步實施,國內對煤及其他能源的需求將不斷回升。而另一方面,目前國內部分煤炭企業限產保價。如山西焦煤集團2009年1月生產計劃為410萬噸,同比減產幅度超過30%;同煤集團的生產計劃為350萬噸,同比減產幅度超過38%。一些產煤大國限制煤炭出口:越南已逐步削減煤炭出口量,提高煤炭出口關稅;印尼已叫停六大煤炭公司海外銷售煤炭;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煤炭出口下降近五分之
一。綜合以上因素,將給2009年的煤炭市場帶來變數。
為了優化我關煤市場,增強煤企競爭力,有關人士建議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實施收購、兼并和區域重組,建設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打破地域和行業界限,鼓勵煤電、煤鋼、煤焦化工等一體化經營,以規模效益贏取價格優勢。并且加強物流監管,加大鐵路、公路運力,增強國內煤資源的調配能力,防止煤大量積壓港口。最后是積極開拓新市場,減少對東盟等國的過分依賴,鼓勵國內較為成熟的煤企業到國外投資開發煤礦,建立長遠的煤炭供應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