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貴陽市域快速鐵路網”
2009-2-19 18: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貴陽市歷史上建設規模和投資額度最大的建設項目,市域快速鐵路網對貴陽的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一重大項目是如何出籠的?“一環一射兩連線”具體包含那些建設項目?建設這一項目有什么重大戰略意義?記者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采訪。 鐵路現狀
貴陽市是湘黔、貴昆、黔桂和渝黔四條國家鐵路主干線及鐵路支線的交匯節點,市域內運營總里程近300公里,形成以貴陽南編組站、客運站(I級站)為中心,以二戈寨貨場及環線、聯絡線、專用線、專用鐵道和20余個II、III級站等組成的鐵路樞紐;2007年貨運總量1533萬噸,客運總量約945萬人,是西南地區與東中部地區、南部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交流的交通樞紐,是全國鐵路路網主骨架“八縱八橫”中的“包柳”、“滬昆(成)”通道的重要交匯點。
近年來,國家和我省十分重視貴陽鐵路建設工作,黔桂擴能、株六復線、貴陽鐵路樞紐改擴建工程、貴廣快速鐵路等項目先后開工建設,近期還將陸續開工建設重慶—貴陽(渝黔)、成都—貴陽(成貴)、長沙—昆明(長昆鐵路貴州段)等快速鐵路,這些項目的實施和運行,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貴陽市目前存在的路網規模小、技術標準底、交換能力差、解編能力弱、對外通道不暢、運輸能力嚴重不足等問題。
決策過程
貴陽市委、市政府抓住中央擴大內需和建設貴廣、渝黔、成貴、長昆等國家快速鐵路大動脈的良好機遇,結合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和輕軌路網規劃,反復論證后提出了快速鐵路路網發展構想:一是規劃建設“一環一射”快速鐵路,與規劃的城市輕軌路網實現同臺換乘,組合形成靈活、方便、快捷的城市軌道交通基礎保障;三是規劃建設貴陽綜合貨運系統,構建綜合性物流中心,促進貴陽現代物流業發展。
2008年12月15日,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率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人赴鐵道部,向劉志軍部長匯報了貴陽市鐵路建設基本情況和規劃“一環一射兩聯線”的基本構想,得到了充分肯定,鐵道部明確表示將給予貴陽鐵路項目在審批、技術、資金等方面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幫助,以鐵道部投入為主盡快啟動項目建設。
2009年1月12日,李軍書記、袁周市長與成都鐵路局局長安路生在貴陽進行座談,就共同推進貴陽市域快速鐵路網的規劃審批及建設進度等問題達成了共識,成立了“貴陽快速鐵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啟動相關前期工作。
2009年1月22日,鐵道部發展計劃司楊忠民司長在貴陽召開了貴陽地區鐵路規劃調研座談會。會議原則同意貴陽市域快速鐵路網規劃方案,對項目規劃設計、報審時序、建設工期等內容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
規劃構想
據了解,貴陽鐵路網規劃建設項目主要由“一環一射兩聯線”和綜合貨運系統構成,初步預估算投資額230余億,所有項目計劃國慶前開工建設,預計三年后投入運行。具體如下:
一環:簡單說,就是修建白云到小碧環城快速鐵路,由白云北—貴陽東—龍洞堡—小碧(東、北環)—孟關—桐木嶺—黨武—湖潮(南環)—清鎮—金華—將軍山—白云西(西環)—白云北的環形快速鐵路,線路全長約115公里,橋隧比69%,全線共設車站18個,平均站間距6.4KM,擬采用200公里每小時(東、北環2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標準。
一射:貴陽東至開陽的快速鐵路,線路全長55公里,橋隧比65%,全線共設5個站,平均站間距11.07KM,擬采用2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標準。
兩聯線:規劃建設120公里每小時、牽引力4000噸的國鐵二級單線電氣化鐵路。1、久長—永溫(開陽),線路全長40公里,橋隧比48%;新建車站兩個。2、林歹(清鎮)—織金(含湖潮—林歹既有線改造),新建線路長度89公里,改建既有線長度33公里,橋隧比65%;新建車站7個。
貴陽綜合貨運系統:根據城市規劃的總體布局,配合“二戈寨、金陽、扎佐”三大物流園區及開陽、息烽、清鎮、改貌等9個物流中心系統規劃。鐵路貨運系統按照“集中化、大型化、專業化”原則,規劃集中建設改貌、清鎮、扎佐、將軍山等綜合性貨場,形成鐵路貨運能力3800萬噸規模。
戰略意義
快速鐵路具有運量大、速度快、方便快捷的特點,能耗和污染都遠小于公路等其他交通項目,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建設貴陽市域快速鐵路網,是促進貴陽市綜合交通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需要,是做大做強貴陽及貴陽市城市群軌道路網骨架的重要舉措,項目的實施對推進沿線區域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路網中的環城鐵路線,是貴陽周邊組團間客運流的快速通道,還可作為國家干線路網及城市軌道交通路網應急救災、戰備后勤保障、路網安全暢通的重要保障環節,可有效解決疏導目前站點障礙可能影響整個樞紐線路運行問題。
其次,環城鐵路以快速鐵路營運系統服務于城市公共交通,與貴陽市輕軌系統在龍洞堡、貴陽東、金陽片區、清鎮、花溪片區等節點實現同臺換乘的協調共享系統,是貴陽市軌道交通運輸網的優勢方案。
第三,規劃建設的貴陽至開陽快速鐵路射線,途經南江大峽谷、十里畫廊等風景名勝點,對開發旅游資源,推進沿線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第四,“兩聯線”構架中涉及的清鎮市、開陽縣,是貴陽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人口和經濟總量較大的兩個片區。建設林歹—織金、久長—永溫客貨共線鐵路,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兩地和貴陽的物流運輸問題。
第五,項目在貴陽實施建設,可在近五年內直接帶動鋼材70萬噸、水泥400萬噸及其他相關材料的生產,提供近5萬人的建設崗位,帶動相關產業約20萬人的就業機會,能夠極大地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