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羊絨企業遭遇出口寒流
2009-2-19 16: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從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傳來消息,2008年,內蒙古羊絨衫生產企業遭遇出口“寒流”,全年共出口羊絨衫、羊毛衫2862批、545.9萬件,出口量降幅高達33.8%;出口總值為19.72億元,同比下降27%。 羊絨衫、羊毛衫由此也成為內蒙古出口值降幅最大的輕紡類產品,其出口量降至紡織品配額取消以來最低的一年。其中,向日本、美國的出口量減少最多,降幅分別高達56.3%、31.8%。
究其原因,不乏有業內人士所稱的受人民幣升值、全球金融危機等影響,但更主要的是內蒙古羊絨業自身“修道”不足,品牌的缺失、國際議價權的喪失等因素嚴重制約了其發展。
品牌缺失
素有世界“羊絨之鄉”之稱的內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絨生產加工基地,生產的羊絨制品占全國的70%,世界的50%。
來自內蒙古農牧業廳的數字顯示,目前內蒙古年銷售收入上百萬元的羊絨加工企業有58家,其中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8家,主要產品是無毛絨和羊絨衫,并涌現出鄂爾多斯、鹿王、維信、東達、兆君等知名羊絨品牌。
然而,這些品牌卻并未在國際上叫響,內蒙古羊絨制品都是以“貼牌生產”的身份進入國際市場的,就連“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這樣的大品牌,進入國際市場后也大都改換成別的牌子。聞名世界的“羊絨之鄉”,實際上成為了國外知名企業產品的加工車間。
業內人士也深深認識到這個問題。鄂爾多斯羊絨集團一位負責人在“中國羊絨主流品牌峰會”上認為,品牌的缺失是羊絨業的硬傷。
國外的專家曾經指出,內蒙古羊絨產品質量與國際上羊絨產品質量沒有大的差異,但由于沒有一個響亮的牌子,使產品停留在低價位上。
中國羊絨業在國際上品牌缺失的另一個原因是,假冒偽劣商品的沖擊。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不法商人,以次充好,把含有少量羊絨的服裝號稱100%的羊絨,破壞了中國羊絨產品在世界的口碑,攪亂了整個市場,給中國產品的聲譽帶來極壞影響。
品牌的缺失,信譽的缺失,致使內蒙古羊絨產品在國際市場步履艱難,從而使國外企業鉆了空子,拿走了“貼牌生產”中很大一塊利潤。
惡性競爭
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的山羊絨產量占全球的70%以上,其中內蒙古羊絨產量占全球羊絨總產量的40%。可以說,世界羊絨在中國,中國羊絨在內蒙古。然而,由于行業“內戰”激烈,中國作為世界羊絨大國卻在世界羊絨行業界沒有定價權。
過去的20年中,隨著鄂爾多斯等羊絨企業的興起,大量羊絨產品輸往海外,“溫暖全世界”的口號成為現實。但近幾年隨著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導致的惡性競爭,使許多羊絨企業虧損嚴重。
正是由于這種惡性競爭,令內蒙古乃至中國的羊絨業自毀前程。
有專家指出,一度出現的羊絨市場大蕭條主要是國內廠商不良競爭造成的,廠商競相壓價,利潤趨于零后,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創新,從設計、管理方式上著手,然而抄襲現象也隨之涌現。產品雷同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壓價,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導致中國在國際羊絨市場上喪失了定價權。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一位負責人指出,近年來國內原材料渠道混亂,羊絨價格暴漲暴跌,讓羊絨企業和廣大牧民叫苦不迭。部分小企業相互壓價、競相出口的經營行為,使中國羊絨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一直高不起來,中國的羊絨企業必須聯合起來,形成對外出擊的合力,提高中國羊絨產業的國際議價權。
但這樣的呼吁在業界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企業一直持觀望態度,并沒有太多的實際行動。
振興規劃
內蒙古羊絨產業的低迷,嚴重打擊了牧民的積極性,羊絨企業面臨生產原料之困。內蒙古羊絨業只有突破低端競爭、低廉價格等“瓶頸”的制約,使行業的風向標得以轉型,方可覓得發展前程。
內蒙古財經學院一位多年研究羊絨產業的專家分析,中國羊絨產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但出口價格不僅沒有提高,反而由于日趨激烈的低端競爭導致出口價格持續走低,羊絨產品的價格相當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平。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又在步步緊逼,羊絨企業備受重壓。在羊絨出口利潤下滑的背景下,內蒙古羊絨業如何應對出口總量銳減的“寒流”,是擺在羊絨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
在去年11月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召開的“第四屆國際山羊絨檢測技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務實地增加了兩個議題:一是在中國毛紡產業的“后配額時代”,如何通過技術提升來規避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摩擦;二是在中國羊絨產業發展并不樂觀的大背景下,內蒙古乃至中國的羊絨產業如何突破產品單一、出口下滑的局面。
2月4日,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等。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或將是包括羊絨在內的國內紡織業最為困難的一個時期。規劃的出臺,對羊絨產業應對金融危機、走出困境帶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