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背后”的意義

2009-2-16 14: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于經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這份規劃明確指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其中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成為引領鋼鐵行業走出低迷的最大亮點。此份規劃的出臺背后意義如何?究竟對鋼鐵行業將會帶來哪些影響?成為時下關注的焦點。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此時推出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對該產業的發展影響深遠,也可視為國家刺激經濟復蘇的 “組合拳”之一。從此次振興計劃的內容來看,涉及產業結構調整、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加大重點產品開發制造及進出口等諸多方面。從細節和整體方面進行規劃,把近期與遠景緊密結合,規定明確, “針對性”及 “戰略性”極強。從以下幾個重點方面來看:
    據了解,我國在發電設備、重型設備等領域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大型石化通用設備、高檔數控機床等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推進裝備自主化,進一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國內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此份規劃強調從產業結構方面做出調整,無疑是針對國內制造業 “病根”開出的一劑 “良方”。
    提高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加快國內制造業產業的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規劃指出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有利于國內裝備制造業的長遠發展。
    據有關方面統計,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目前中國裝備制造業陷入較為困難的境地。僅去年11、12兩個月份,機械行業重點監測的主要產品中一半以上產品產量同比下降,去年9至11月機械行業利潤同比下降8.2%。建立使用國產首臺 (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切實減輕使用國產首臺(套)設備的風險,更有助于減輕或規避制造企業經營當中存在的風險,從而鼓勵國內裝備制造企業不斷創新和發展。
    另外,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天然氣管道輸送和液化儲運、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重點工程,有針對性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配套規劃的出臺,將對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起到明顯推動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