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提防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2009-2-13 1: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提示:近期印度密集地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涉及了鋼鐵、化工、輕工、礦產等各個領域。有關專家表示,在當今全球受困金融危機之時,各國企業為維持生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大有“互搶飯碗”之勢,此時,須提防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
春節長假后剛剛工作,中鋁國際外貿公司副總經理趙晉華就在繁忙的工作中聽到了這條消息:2月2日,印度對自中國進口的鋁板及鋁箔作出特別保障措施初裁,對海關編碼為7606的鋁板加征21%的從價稅,對海關編碼為7607的鋁箔加征35%的從價稅。該措施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200天。
貿易救濟調查:又快又狠
“我們公司沒有鋁產品出口到印度,而且總體來說中國鋁產品出口到印度的數量就很少,對于印度為什么會對我國產品作出特保初裁,我們不得而知!2月6日趙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2008年我國對印鋁板和鋁箔出口量占中國鋁板和鋁箔總出口量的比例均為個位數,并且在印度鋁板和鋁箔進口中也只占很小的比例。印方于1月27日對自中國進口的鋁板及鋁箔進行特別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立案不到一個星期,就作出了初裁決定。
銀河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員周卓瑋告訴記者,當前全球鋁價在低位盤旋,國內鋁價近期從之前的最低谷中走出,小幅爬高。2月6日國內4月到期期鋁報價11700元/噸,LME3月期期鋁報價1440美元/噸左右,“全球有色金屬市場仍處于低迷期,印度為維護其國內有色金屬行業穩定,自然會扶內排外!敝茏楷|說道。他表示,受下游需求疲弱影響,預計短期內全球鋁價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不大,而國內鋁價也將在11000~12000元/噸左右盤旋。
遭遇特保初裁的并非鋁板和鋁箔而已。1月16日印度對我國純堿產品發起年內第一起特保調查,1月30日作出對我純堿特保調查的初裁,建議征收31%的從價臨時保障措施稅,為期200天,這距該特保調查發起之日僅僅半個月時間。同樣,2008年中國對印度純堿出口量占中國總出口量的比例非常小。1月23日,印方宣布禁止從中國進口玩具,為期6個月,原因尚不明了。去年10月以來,印度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17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10起、反補貼1起、特殊保障措施2起、一般保障措施4起,涉及青霉素工業鹽、熱軋鋼、汽車轉向軸、炭黑、瓷磚、亞麻織物、輪胎等產品,涉案金額約15億美元。近期印度還對我國鋼鐵、化工、紡織等產品實施進口限制措施。
“我注意到2008年年末以來,印度、越南等國月出口增速都在呈現兩位數下滑的態勢,這對于印度來說無疑是個十分頭疼的問題!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副主任白明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他表示,在當今全球受困金融危機之時,各國企業為維持生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大有“互搶飯碗”之勢,此時,須提防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
專家視點:合作中求共贏
“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大國,都面臨發展經濟的任務!卑酌鞅硎荆霸谙嗷ズ献鞯耐瑫r也存在著競爭關系,而且中印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以勞動力成本優勢見長。”他表示,雖然中印發展的重點領域不同,中國偏向制造業和服務業,而印度重點發展軟件業等,但近年來兩國在輕紡、礦產、汽車等領域的發展有重合。他進一步說道,這種重合形成了競爭,而在經歷了在第三方市場———歐美市場的爭奪戰后,中印將開始面臨本土競爭,即兩國企業直接進入對方市場爭奪市場份額!氨就潦袌鐾亲詈笠坏婪谰,因此,各國對此非常重視,這也不難理解印度何以對中國同行的競爭充滿警惕!卑酌鞅硎。
日前,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將2008/09財年(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印度GDP增長預期從原來的7.7%進一步下調到了7.1%。相比之下,2007/08財年印度GDP增長率為9%。另外,該委員會預計2008/09財年政府總體財政赤字將達GDP的10%,這一數字遠高于原來的預期,并為經濟帶來困擾,但有關人士認為這也是在非常環境之下的無奈之舉。該委員會稱,本財年印度經濟增長率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
在世界金融危機仍未平息之際,面對外憂內患,印度政府似乎不得不加把勁扶持國內產業持續發展,但其種種行為也遭到了國內外聲音的質疑。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2月9日表示,中國政府對印度在短時間內頻繁地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實行進口限制表示嚴重關切,并希望印方審慎克制使用貿易救濟措施。
白明表示,近年來,中印雙邊貿易特別是中國自印進口均有較大增長,在此情況下,對于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中印雙方應加強溝通磋商,推動兩國業界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互利雙贏。中國企業掘金印度之時,需要樹立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不可盯住短期利益而失去市場。他說:“在遭遇貿易保護勢力之時,中國企業應積極組織應訴,不能坐以待斃。如果企業的力量過于薄弱,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支持。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要規范貿易行為,企業要自律,政府要管理,行業要自律,這樣才能尋求中印貿易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