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政策松綁塑料出口“冬日回暖”

2009-2-12 14: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2月1日起,部分塑料原料、塑料制品的出口不再受限。據介紹,這是為保持我國外貿穩定增長,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對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進行的一次調整。對部分塑料制品出口的政策“松綁”,能否為貓冬的塑料企業送來溫暖?   政策“松綁”,企業自身不放松
  據海關統計,去年1—9月,我國主要輕工類塑料制品出口數量為23.18億千克,較2007年同期下降13.61個百分點。
  受國內外需求總體下降的影響,目前,僅廣東就有不少作坊式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倒閉,部分大中型企業也已經停產或減產。
  我國限制塑料原料和塑料制品大量出口始于2006年。2006年9月15日,國家將塑料制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2007年7月1日,將出口退稅率下調至5%%,同年7月23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又將塑料制品列入新增加工貿易限制類出口目錄。針對塑料原料、塑料制品的頻頻動作不難看出,國家政策調控的意圖非常明確:限制塑料制品大量出口。
  然而此次取消對部分塑料原料和塑料制品出口的限制,是在我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外貿出口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做出的新調整。
  不過,在面臨“出口寒冬”之際,浙江臨海塑料制品出口逆勢上揚,保持較快平穩增長態勢,去年1—11月份,出口貨值3655萬美元,同比增長110%%。
  為何在面臨“出口寒冬”之際,臨海的塑料制品出口仍能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呢?專家認為,這有內外部兩方面因素。外部因素是原料價格大幅下跌,內部因素是產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成為出口增長的重要原因。
  自2007年塑料制品列入法定檢驗后,許多生產企業對國內外塑料制品的質量標準,特別是與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衛生標準不熟悉,導致產品不能通過檢測。臨海針對這一情況,主動前往企業切實解決質量問題。首先從學習質量標準入手,為企業講解歐盟標準、中國國家標準,讓企業了解進口國的質量要求,在設計、生產時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要求企業嚴把原材料進貨檢驗關,對供方的供應能力進行合理評定,在合格供方處采購原材料。企業自己做好原材料質量檔案,對原材料的檢測、入庫、使用核銷等情況進行登記。最后建議企業對質量不穩定的產品,可先行生產少量樣品送實驗室檢測,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批量產品合格,并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實驗室,提高質量保證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像臨海塑料企業這樣將自身問題處理得好的塑料企業,更能把握政策帶來的實惠。
  塑料出口如何療舊傷?
  專家認為,此前我國對塑料原料、塑料制品頻頻動作,顯示了國家政策調控的明確意圖。塑料制品大量出口,雖然對解決就業,發展地方經濟功不可沒,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塑料原料對外依存度高,價格波動劇烈,致使企業成本上升、經營風險加大。同時,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量大,外貿增長方式落后,反傾銷案件增長較多。逐步限制塑料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優化了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減少了貿易摩擦。
  但在當前外貿大幅跳水的情況下,國家為塑料出口松綁,是否會使老問題再度浮現呢?
  國內塑料產業結構升級難度較大是我國塑料業多年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缺乏自有品牌,市場競爭力弱使塑料產品的價格很難提升。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更是嚴重影響了產品的銷售。
  針對上述問題,海關統計分析專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進一步加強對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特別是近來大幅增加的私營企業生產過程的監督和檢查工作,防止不法商人擾亂市場;二是注重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與檔次,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三是進一步打造我國自有品牌產品,不斷開拓新興國際市場,擴大發展空間,保護國內民族工業發展。
  另有專家表示,目前,塑料行業在全球經濟危機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塑料行業在經歷了年初的大漲和快速回落之后,目前已經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市場的需求,也在積極的尋找著突破之路。塑料制品加工企業也在積極的改善自身的經營,在這次金融危機的巨浪中,能否傲然挺立,經得住這颶風的洗禮對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可謂是至關重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