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福建省泉州市專項規劃加強兩岸產業對接

2009-2-11 20: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兩岸“三通”給福建泉州產業經濟發展帶來良機,通過產業對接,可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目前泉州已經編制了《泉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針對臺灣和泉州各自的產業發展優勢,制定了石化產業、電子信息、機械設備、紡織服裝、建材、食品飲料以及其他新興產業的對接措施。
    石化
    目前石化產業體系在臺灣制造業仍居主導地位,其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率基本維持在20%左右,尤其是臺塑“六輕”計劃之輕油裂解工廠于2000年全面開工后,可供應充足之石化基本原料,大多數產品產量較以往大幅增加,帶動石化原料業在制造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而目前泉州已具備石化產業對接的基礎,“十一五”期間泉州市石油化工總投資約600億元,其泉港石化園區投資約400億元,泉惠石化園區投資約150億元。力爭石油化工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遞增21%;其泉港區600億元,惠安縣150億元,晉江市120億元,石獅市80億元,南安市50億元。
    泉州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相關人士指出,泉州石油和化學工業要以泉港、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建設國家級石化基地;以福建煉化一體化和化重油深加工項目為龍頭,實施以上游帶動下游、以下游促進上游的雙向推進和項目帶動戰略。目前重點建設兩個基地三個小區,兩個基地。兩個基地,一是泉港石化工業區,規劃面積24.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石化上游產業、氯堿化工、石油化工貯運集群和現代石化物流市場;二是泉惠石化工業區,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優先發展石化深加工產品、適度配套有機原料,從下游做起逐步向上游延伸。三個小區:晉南化工小區,重點發展合成纖維、聚氨酯、合成革、紡織漂染助劑等;石獅石湖化工小區,重點發展合成纖維原料、合成纖維等;南安濱海化工小區,重點精細化工、橡膠制品、塑料制品。
    機械
    泉臺機械產業對接以泉州汽車基地、泉州汽配與工程機械產業基地、洛江五金機電產業園、泉州斗尾船舶修造基地為載體,著力推進工程機械、產業機械、汽車、船舶業對接,提升泉州制造業競爭力。
    泉州將借助臺灣機械同業公會等組織,立足現有的機械設備制造業基礎,推動工程機械、道路施工機械、路面維護機械、港口機械項目對接,促進上、下游配件企業發展;加快吸收臺灣金屬模具、檔數控機床、塑料橡膠機械、紡織機械、木工機械、電動工具、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等產業轉移,推進泉臺設備制造業對接。
    鼓勵臺商在泉州建設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正在建設的泉州汽車基地的發展優勢,支持汽車整車、零部件企業組建營銷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吸引汽車、零部件企業投資。同時,以泉州船廠造船項目正式列入《國家船舶工業長期發展規劃》為契機,加快修造船基地建設,加快實施“引進來”戰略,重點吸引臺灣型船舶生產企業、大型運輸企業投資,提升我市船舶修造業發展水平;吸引臺灣游艇業轉移,引導企業發展設計新穎、采用新材料、新工藝的游艇業轉移投資。
    電子信息
    臺灣是全球第三大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地,在集成電路、光電子等領域具有較大的優勢。近年來,為降低生產成本,尋求更大發展,臺灣電子信息產業外移,特別是外移到祖國大陸的趨勢十分明顯。泉州將在現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抓住臺灣高端信息產品轉移祖國大陸的機遇,以泉州開發區、泉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鯉城園和石獅園)、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臺灣學者創業園、洛秀臺商投資園區、蓮峰科技園、泉州軟件園等專業園區為平臺,以微波通信整機、光電子及新型元器件、軟件、汽車與船舶電子等產業為重點,提升泉臺電子信息產業對接水平,將泉州建設成為福廈沿海地區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地。至2010年,泉州要力爭實現電子信息工業產值32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38%。
    生物醫藥
    臺灣生物醫藥產業起步相對較早,在生物科技應用、投資機制、投資經驗、整合型高級人才、代理加工生產和國際營銷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
    泉州生物醫藥產業應以永春生物醫藥基地、德化恒泉生物科技園區、洛秀醫藥工業園區等為主要平臺,著力加強與臺南科技與科學園區、高雄市太平頂生物園區、臺北市內湖生物科技園區等基地的合作,采取合作研發、技術移轉、策略聯盟、吸引資金、相互認證等方式,吸引臺灣生物醫藥企業來泉投資,實現泉州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到2010年,泉州要力爭完成生物醫藥產品開發項目10項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0億元,全行業GMP認證達80%以上,把泉州建設成為我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基地。
    鞋服包袋
    泉臺紡織服裝業對接規劃以人造纖維、紡織機械及先進技術、管理模式等為主,制鞋、包袋產業對接規劃以制鞋、包袋機械和材料對接為主。
    臺灣紡織服裝業上游企業規模龐大,自動化程度、技術裝備水平和紡織機械、設備制造水平較高,擁有一批電子自控、輔助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裝置,企業營運彈性好,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能力強,以人纖維原料的下游紡織品差異化能力強,且有完整的設計、制造及行銷體系,用納米、生物技術加速紡織服裝業的高科技化趨勢明顯。
    綜合泉臺兩地紡織服裝業的優劣勢和各自未來的發展趨勢,推進泉臺紡織服裝產業對接的重點應主要放在人造纖維、紡織機械、信息技術改造以及產業用布等領域的對接上。
    冶金、建材產業
    泉臺冶金、建材產業對接,以吸引臺灣先進技術與設備投資為主,以終端產品生產帶動上游設備制造業投資,提升冶金、建材產業技術發展水平。
    尤其是陶瓷、石材產業,臺灣陶瓷工業已向自動化、大型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特別是精密陶瓷、電子陶瓷發展迅速,在陶瓷材料研發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力。泉臺陶瓷產業對接重點是引進臺灣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開發功能性陶瓷和電子陶瓷新產品,鼓勵臺資發展多功能、配套化的環保、抗污、抗菌的建筑陶瓷產品;積極發展新型建材及墻體材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建材新產品。
    石材產業方面要加快引進臺灣石材加工技術,提高加工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配套能力。鼓勵臺資開發石材新品種、新產品、新工藝,發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石雕制品、異型材、仿古仿歐式建筑的石制品、墓石制品和大理石花崗石大板及薄板以及石材廢料的綜合利用技術,鼓勵發展與石材工業相配套的石材機械設備、金剛石鋸片、磨具磨料、鋼砂、鋸條等。
    食品飲料業
    泉臺食品飲料業對接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發展潛力,目前充分利用泉臺產業對接優勢,引進臺灣的經驗、技術和資金,以休閑食品為主導,努力打造“國休閑食品城市”。
    同時,在南安市石井的閩臺農產品交易市場,直接建立臺灣農產品銷售大陸轉站;向金門運送泉州農副產品及沙土、石料等建筑材料;在福建泉臺農產品市場建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信息心”和泉臺農業合作招商服務心。重點建設泉州農產品交易市場、華洲水產品批發市場、南安農產品批發市場、官橋糧食市場、泉州水果交易市場、泉州蔬菜批發市場、閩臺農產品交易市場、石獅水產品交易市場、安溪茶都、奇龍物流配送心等,逐步發展成為兩岸食品貿易基地和集散心。
    農業
    泉臺的農業合作主要是力爭在合作模式、合作體制、合作機制上實現新的突破,努力把泉州建設成為海峽兩岸農業、農業科技交流和人才培訓的心以及兩岸農產品貿易的集散地,臺灣農業外移基地、島內鮮活農產品供應基地和兩岸經貿政策先行試驗區,在園藝、漁業、畜牧業、林業、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等方面進行合作。
    金融服務
    泉州將著眼于提高泉州金融業發展水平和服務泉臺經貿合作需要,鼓勵臺灣金融機構前來投資設點,在銀行、保險、證券、創業投資、貨幣流通等領域加快推進泉臺金融對接。
    物流
    泉州市物流業發展堅持“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的合作原則,充分利用泉州的產業優勢和市場特色,積極引進臺灣地區先進的物流經驗、現代的管理水平,加快泉州物流資源的整合,為促進泉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發揮積極的作用。
    其他新興產業
    臺灣在生物科技、納米技術產業、環保科技工業、航空工業等新興產業方面具有一定能力,在科技園區和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和管理運作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泉州在環保設備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礎。有關人士認為,積極推進泉臺在高技術人才、重大技術研發和具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領域的對接,對于促進泉州新興產業和科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