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中央出資50億建港珠澳大橋

2009-1-9 21: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新華社電國家發改委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指出,在重大基礎設施對接方面,港珠澳大橋有望年內開工,中央明確對大橋主體工程出資50億元;并將賦予廣東在推進CEPA上再先行一步之權。 
  專家觀點
  東西岸“聯動” 基建是關鍵
昨日,記者就《綱要》的采訪了相關專家。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曲健:“東岸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加強和西岸經濟的聯系,加大東西岸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曲健認為,和珠江口東岸城市相比,西岸城市是欠發達的,東岸城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所需要的資源和空間,可以通過向西岸城市實行制造業產業轉移來實現。
  曲健說:“我認為現在第一要務是打通東西岸之間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聯系,其中物流是基礎。應該在深圳和中山之間建立能更加快速通行的橋梁和隧道,為東西岸的聯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作為"珠江西岸龍頭城市",珠海應實施"大而優"的發展戰略。”
  王一鳴表示,“做大”就是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做大經濟規模,擴大城市規模,增強龍頭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拓展城市空間和腹地,增強龍頭城市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做優”就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美譽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統籌:柯學東、王峰
  文:本報記者王納、于夢江、秦仲陽、陳治家、李冀珩、陸先念、姜永濤、許露露、潘斌、陳杰、周穎、黃健能、于敢勇、于濤通訊員吳志東、鄧燦輝、卓國雄
  東岸
  以深圳市為核心,以東莞、惠州市為節點的珠江口東岸地區,要加快發展電子信息高端產品制造業,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金融、商務會展、物流、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區域服務和創新中心。
  著力建設深圳通訊設備、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
  深莞惠再創高,主要靠“腦”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專家指出,這正好符合珠江口東岸戰略發展需要。根據《綱要》,深、莞、惠三個城市將形成一個聯系更加緊密、分工更加明確的經濟實體,將對推動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深圳
  全市研發投入水平
  已經接近芬蘭日本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在談到《綱要》時說,早在草擬期間,深圳已經密切跟蹤、研究制訂了相關配套方案。他說,《綱要》是廣東的重大利好,將對深圳未來發展產生歷史性的影響。許宗衡透露了深圳下一步幾個工作重點:一是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贏得新一輪發展先機;二是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目前深圳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已經占GDP的3.34%,高于全國1.4%的水平,接近芬蘭、日本等國際先進國家水平,但還要加大政府投入,帶動社會資金,爭取2015年達到5.5%;三是高度關注民生,發展文化、教育、社保、衛生等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四是加強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狠抓大氣、水污染治理和食品安全監管。
  在深港合作問題上,許宗衡透露,今后將加強兩地金融合作,深圳要當好香港的金融產業后臺服務基地,合作推動兩地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業務。
  東莞
  更好地接受廣深輻射
  要“不聲不響地去做”
  《綱要》把珠三角納入國家戰略層面,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表示,“這將是廣東未來的創新型行動綱要。”具體到東莞,劉志庚認為東莞主要有4個方面優勢。一是地緣人緣優勢。東莞處在港深穗經濟走廊中段,有利于接受港深穗的輻射帶動。二是產業配套優勢。全市已形成了電子、服裝等產業集群。“東莞制造”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地區品牌。三是城市環境優勢。全市擁有喜來登等18家五星級酒店、25家四星級酒店。四是政務環境優勢。
  東莞如何與周邊城市共同發展?劉志庚也列舉了4個方面:一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合作,如加快推進廣深沿江高速、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的建設,更好地接受廣州、深圳的輻射;二要加強環境保護合作,與廣、深等市協商,建立聯合治污機制,同步治理東江水污染和區域大氣污染;三要加強資源開發利用合作;四要加強產業配套合作。
  據透露,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將加大建設力度,啟動建設一批新的專業孵化載體,力爭打造“世界設計中心”。
  《綱要》中把東莞定位為珠江口東岸的“節點”。對此,東莞原市委書記李近維認為,基于30年經驗背景下的大規劃,將會給整個區域發展帶來新的巨大推動力。針對東莞人可能存在的失落心態,他提醒說:“不要去跟人家爭各種頭銜,越是爭越爭不到,還容易引起笑話。你就不聲不響地去做。”
  惠州
  利用城市差異性互補
  融入珠三角發展潮流
  惠州是《綱要》中珠江口東岸功能區的另一個節點。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表示,今后惠州要利用珠三角東岸地區城市的差異性、互補性,更進一步與深圳、東莞等城市拓寬合作路子,促進惠州融入珠三角發展潮流。
  黃業斌認為,惠州發展勢頭強勁,一大批新的大項目建設或投產,如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及普利司通合成橡膠(資訊,行情)等石化中下游項目,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平海電廠等。同時,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大有作為,惠州是接受深圳、東莞等地產業轉移最理想的城市之一,目前分別在惠東、龍門、博羅建設了三個產業轉移園。
  西岸
  以珠海市為核心,以佛山、江門、中山、肇慶市為節點的珠江口西岸地區,要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優化城鎮體系和產業布局。要規模化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珠海要盡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增強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功能和創新發展能力,建成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生態文明的新特區,爭創科學發展示范市。
  珠三角的發展后勁在“西岸”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袁持平教授認為,如果說,珠三角前30年的發展主要依托珠江東岸的支撐,那么,今后30年的發展將取決于珠江口西岸的騰飛。
  珠海
  到2012年初步建成
  西岸交通樞紐城市
  去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到珠海調研時指出,“要把珠海建設成為既有"魅力"又有"實力"的科學發展示范市!”
  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霖指出,省委、省政府要求珠海“爭當我省科學發展的示范市”,賦予珠海新的歷史使命,為珠海下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珠海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的目標任務:到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40%以上,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500元。港口、機場、口岸三大樞紐節點的交通瓶頸制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到2012年,初步建成珠江西岸交通樞紐城市,徹底改變珠海的交通末梢地位。
  中山
  2020年實現人均
  GDP超3.4萬美元
  目前深圳和中山之間陸路上的連通,只有通過虎門大橋。而近年來虎門大橋交通負荷日趨嚴重。《綱要》中提到,中山的近鄰珠海市定位為西岸的中心城市,中山將是珠江西岸重要的節點城市,但是,“節點”畢竟不同于“中心”,如何避免在這種定位中被邊緣化?成為中山面臨的一大重要課題。
  適宜創業、適宜創新、適宜居住,中山在“兩個適宜”基礎上增加了“適宜創新”,對整個城市的發展重新定位。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根楷表示,發展“三個適宜”城市,中山首先將提升創業水平、拓展創業空間、搭建創業平臺等,營造適宜創業的環境。陳根楷說,到2011年中山市將基本形成以現代產業體系為主的發展格局,全市人均GDP增長率高出GDP增長率2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實現人均GDP超過3.4萬美元。
  江門
  做強化工、機械裝備
  建成廣東能源基地
  江門市委書記陳繼興表示,《綱要》對珠三角、對江門市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要求,江門要重點做大做強重化工、機械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等主導產業,要圍繞建設珠三角生態型宜居典范城市的目標,高標準、高起點加快濱江新區建設。
  江門市市長王南健就《綱要》涉及的有關江門發展的重大議題表示,作為珠三角地區聯結祖國西南的重要節點,江門應借《綱要》帶來的機遇,實現與珠三角周邊城市錯位發展。“江門將以傳統六大支柱產業為主,推動產業從單一生產型向復合型轉變,延長產業鏈,發展高端產業。”
  據悉,江門還將把臺山建設成為“廣東省能源產業基地”,力爭在2015年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廣東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
  肇慶
  珠三角城軌肇慶段
  有望在今年8月動工
  肇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覃衛東認為,《綱要》針對性很強,對引導珠江三角洲今后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今年,肇慶將緊緊抓住“千方百計增加投入”這個關鍵環節,確保完成“保增長”首要任務。加速推進二廣高速、珠外環高速、國道321改造、廣肇高速二期、景豐聯圍等工程建設,全力配合做好貴廣鐵路、南廣鐵路肇慶段建設準備工作。
  肇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惠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珠三角城軌肇慶段將在今年8月動工,3年后,肇慶將因為珠三角城際輕軌加快實現融入珠三角的目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