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啟動機械行業出口損害預警機制
2009-1-8 14: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加強政府與重點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與交流,幫助企業應對金融危機,進一步提升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競爭力,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于2008年12月26日聯合召開了2008年度機械裝備制造業產業損害預警信息通氣會。 會議宣布機械裝備制造業產業損害預警信息通氣會制度建立。通氣會將定期分析國際經濟發展變化及進出口異常情況對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影響,發布預警信息,評估產業安全形勢,反映產業呼聲,實現預測、預警、預案、預控,為企業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促進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商務部部長助理魯建華強調,要充分利用通氣會平臺,發揮產業損害預警系統的作用,并由此加強政府、行業協會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企業應提高主動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意識,加強學習國際規則,研究進出口異常對產業的影響,完善預警機制,勇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企業權益。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表示,針對當前我國產業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通氣會還將邀請國務院相關部門共同商討應對預案,共同維護產業安全。
金融危機與貿易爭端并存
當前,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機械產品出口的影響不可低估。機械行業中外向依存度較高的出口型企業首當其沖地受到波及。訂單減少,壞賬增加是寒冬來臨的兩大信號。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陸仁琪在會上指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造成了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國外訂單減少,出口下降。而且,金融危機對機械制造業影響相對滯后,預計2009年各方面的負面影響將會加劇,機械工業將面臨嚴峻挑戰。此外,國際貿易摩擦、糾紛的高發期態勢仍未改變。知識產權糾紛、反傾銷反補貼、技術壁壘及其他形式的矛盾和沖突有愈演愈烈之勢。
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經濟運行部副部長鄒玉蘭告訴記者,人民幣升值降低了企業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加之出口市場經濟形勢的惡化,一方面增大了東方電氣海外項目的經營風險,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對新電站項目的需求,從而使東方電氣的出口市場面臨新的考驗。
加強協調降低出口風險
機械工業價格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08年國外對我國機械工業貿易救濟調查情況”報告顯示,2008年,國外對我國機械工業發起反傾銷調查9起,同比增加5起;反補貼調查兩起,同比增加兩起;反規避調查1起,同比增加1起。其中,發達國家(地區)成為對我國機械工業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主體,石化通用機械成為重點。而且,國外對我國機械工業發起反補貼調查的范圍有所擴大。
為應對當前日趨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陸仁琪建議,政府應責成央行放慢人民幣升值速度和幅度,恢復出口退稅率,化解中小企業信貸難的問題,盡力幫助企業恢復和穩定出口效益;應調整設備進口稅收政策,對鼓勵發展的16個關鍵領域的開發、制造所需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和國內不能生產的原材料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同時停止相應整機和成套設備的進口免稅政策;應協助遭遇損失的出口企業挽回損失,指導企業依靠地方省市商務廳、信保公司組成工作小組參與美方企業破產程序,配合破產法庭提供證據,力爭合法權益,或者委托相關律師事務所介入破產程序。
同時,企業在近期簽訂合同前要請金融機構協助資質調查,利用海外辦事機構為企業建立追賬網絡,利用出口質保等渠道和工具減少風險;應落實市場多元化的戰略和產業集群的作戰方式,開拓俄羅斯、東盟等新興市場,并逐步形成出口產業集群,抱團作戰,形成產業鏈上下游關系,減少同類產品惡性競爭和降低出口風險。
目前,發電設備出口項目的風險明顯增大,且經常出現國內多家企業相互壓價競爭的局面。鄒玉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企業海外項目的協調,減輕行業企業出口項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