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本報評出2008年道路運輸十大亮點

2009-1-8 13: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全國道路運輸行業繼續全面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道路運輸結構調整逐步深化,運輸能力、效率不斷提高,市場監管不斷加強,誠信機制逐步完善,服務水平、安全生產、市場秩序穩步好轉,尤其在去年的抗擊雨雪冰凍、抗震救災、奧運交通保障等重大事件中,圓滿完成了各項應急運輸保障任務,經受住了重大考驗。縱觀過去的一年,全國道路運輸業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中亮點頻閃。   


亮點一: 運輸供給能力持續提高 應急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2008年,全國道路運輸能力保持平穩快增長勢頭,道路運輸結構進一步調整,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由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道路運輸組織化程度和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現代物流、小件快運發展迅速。  

    2008年,全國道路運輸應急保障體系經受了嚴峻考驗,出色地完成多項運輸保障重大任務。在年初南方發生罕見雨雪冰凍災害期間,全國道路運輸系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科學組織應急運力,協調解決突發問題,保障了電煤、鮮活農產品等重要物資的運輸,保障了道路旅客運輸安全有序。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交通運輸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成立交通運輸部抗震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并與四川省政府及交通部門共同成立抗震救災一線指揮部,調度各級地方交通部門、交通企業和部有關單位全力做好抗震救災應對工作,各地道路運輸廣大干部職工頑強拼搏,眾志成城,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組織人員、車輛前往災區搶救受災群眾生命,確保救災人員、物資源源不斷運往重災區,受災群眾得到及時轉運,為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提供了有力的運輸保障。   


亮點二: 精彩奧運和諧奧運 優質服務多方滿意   

    在北京奧運期間,交通運輸部門克服極大困難,短時間內組織了21個省份的79家道路運輸企業的836輛大型高檔客車(尾氣排放全部達到國Ⅲ標準,70%以上為新購車輛),組建了北京奧運會志愿者通勤運輸保障車隊,為4.79萬名奧運志愿者提供集中通勤運輸服務。為確保進出北京省際客運班車尾氣排放達到國Ⅲ標準,組織協調21個省份的交通部門,對未達到排放標準的進京省際班車進行改造治理,累計完成治理改造2023輛。湖南、江西運管部門組織專人專車全程護送奧運焰火產品到京,圓滿完成奧運焰火運輸工作。為各奧運賽事舉辦城市及部分周邊省市一、二級客運站增加配備行包檢測儀716臺,有力提高了奧運期間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保障水平。   


亮點三: 農村客運健康發展 城鄉客運一體化加快   

    交通運輸部經協調發改委和財政部,實現了中央財政對農村客運燃油100%補貼,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客運的公益性屬性,農村客運享受到了與城市公交相同的政策待遇。另外,國家對農村客運車輛報廢更新給予每車1萬元的補貼,對農村客運車輛減半征收車船使用稅。   


亮點四: 運輸管理法規不斷完善 更加注重社會公共管理   

    修改出臺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道路貨物運輸及貨運站管理規定》、《道路運輸管理工作規范》,使得行業管理工作依法行政、規范執法,提高了行業形象和管理水平。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實行了審批的公開化、透明化、規范化。運輸管理更加強化了社會管理和公共管理職能。   


亮點五: 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促進管理科技化轉型   

    截至2008年年底,共有21個省份實現了部省聯網。另外,廣東、甘肅、山西省正在進行道路運輸電子證件應用試點工作。各地長途客運車輛和危險品運輸車輛已基本安裝了GPS等設備,不少企業建立了監控平臺,在提高運輸效率、加強安全管理、誠信機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使管理進一步向科技化轉型。   


亮點六: 管理創新促節能減排 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制定執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限制標準,建立營運車輛排放的準入和退出機制。研究制定了《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和檢測管理暫行辦法》,引導生產更加環保、安全的車型,推動車輛生產技術進步。鼓勵推動大容量客車進入市場,使客運百車公里油耗降低,載客量提高,節能效果十分明顯。同時,整合客運資源,將小公司和個體營運者整合組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客運公司,從而改進運輸組織方式,提高裝備水平,實現節能減排。   


亮點七: 加快發展國際道路運輸 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   

    中國分別與朝鮮、塔吉克斯坦簽署了雙邊汽車運輸協定,國際道路運輸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組織了中蒙、中越雙邊汽車運輸會談,中、吉、烏三方汽車運輸會談。中越會談取得了預期成果,雙方草簽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越南人民共和國政府汽車運輸協定》議定書》。另外,GMS(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及附件和議定書已簽署,我國已批準生效,目前正在為全面實施協定做準備,并與越南、老撾就便利運輸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談判。此外,完成了上合組織成員國便利運輸協定的談判,文本達成了一致,協定附件的談判即將展開。   


亮點八: 道路運輸安全形勢平穩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見效   

    2008年,全國道路運輸安全形勢平穩,事故三項指標總體呈下降態勢,“以人為本”的管理取得了實效。更新修改了行車事故統計報表制度,進一步規范了事故統計報告制度,全面推進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化管理,進一步落實了“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管理職責。深化實施了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全年免費向營運駕駛員發放5萬冊《駕駛員安全行車手冊》。研究實施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制定了《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規范》、《道路旅客運輸安全生產考核辦法》。開展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百日督察專項行動,與安監、公安、農業等有關部委共同開展拖拉機、低速載貨汽車和三輪汽車違法載人專項治理,與科技部、公安部聯合組織開展國家道路運輸交通安全科技行動計劃,就人、車、路管理開展項目研究和示范應用工作。妥善應對安全生產突發事件,為行業安全發展創造優良環境。   


亮點九: 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駕駛員誠信體系完善   

    汽車維修業加快轉型步伐,行業結構趨于合理,全國共8000多家汽車生產廠家建立了品牌維修點。進一步推進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實施工作,1400多所汽車維修職業院校年培養各類維修人才20余萬人,在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汽車維修的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品牌維修、綜合維修、專項維修、快修連鎖等多種維修方式均衡發展,行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基本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在駕駛員培訓管理方面,發布了《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辦法》(試行),確立了推進駕駛員誠信體系建設的配套制度,組織修訂了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和教練場資格條件兩個技術標準,   


亮點十: 運管地位不斷提升 管理水平更上臺階   

    北京、重慶、山東、浙江、湖北、新疆等地的運管部門根據國家體制改革的精神,轉為公務員系統或參照公務員管理,并升格為副廳級單位,體現了各級政府部門對運輸管理工作的重視。運輸管理部門的工作更加規范化,行業地位不斷提升,促進了運輸管理在社會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