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處理貿易摩擦保障國內產業安全
2009-1-7 22: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任務:妥善處理貿易摩擦保障國內產業安全
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已從微觀產品領域擴展到宏觀經濟政策及體制機制層面,部分重點敏感產業安全風險上升,成為開放型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蔓延、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形勢下,更要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為企業出口創造好的環境,切實保障國內產業安全。
一是統籌各項業務,減少貿易摩擦風險。應對貿易摩擦,要內外聯動,交涉與自律并舉。通過多雙邊對話機制和自貿區談判加強溝通、磋商與交涉,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通過推動商協會與國外行業協會的對話與協商,加強業界合作。繼續推動有關國家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自律,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轉變經營方式,避免盲目的數量擴張和簡單的價格競爭。
二是整合各方力量,加強貿易摩擦應對。中央和地方政府、中介組織、企業要密切配合,共同應對,駐外經商機構要在預警和應對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針對限制我出口產品的不公平做法,要加強多雙邊交涉,積極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
解讀: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
目前,國外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正從單純的貿易領域,上升到整個經濟結構的層面,從針對我單個傳統產品的反傾銷,蔓延到針對我整個經濟增長模式提起反補貼訴訟。尤其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度爆發,更加深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
具體表現為一方面世界主要進口國提高貿易壁壘;另一方面出口國進一步加大刺激出口的措施力度。這給出口國帶來兩個風險,一是出口效益下降,二是越刺激出口,越招來被提起反傾銷反補貼的可能性。
所以,傳統大宗出口企業單純依靠政府創造的出口環境,已經難以抵御此次危機的寒潮。我國一些傳統出口產品的產能和出口量已經占據世界市場的80%至90%份額,在危機中世界需求日漸萎縮,導致出口國的產能和出口進一步過剩。受壓之下,出口國拼命想出口,進口國拼命想阻攔進口,這兩股力量在不斷積蓄中交鋒。
梅新育認為,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世界市場份額還較低,市場拓展的空間較大,我國2009年出口結構應著重挖掘先進制造品出口的潛力。在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必然受阻的背景下,不妨另辟蹊徑。并且,在危機中,進口國經銷商為保住日漸“消瘦”的客戶和利潤,不得不尋找更低的貨源以降低成本。縱觀全球,在質量和價格的比較優勢上,中國產品是不錯的替代品。
另外,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層面也應重新審視目前的一些外貿政策,是否存在補貼的嫌疑,并且要熟悉國際游戲規則,使規則能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