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西客站北廣場面積堪比五個火車站西廣場

2009-1-7 14: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南昌鐵路西客站地區的規劃,將帶動我市西南片區的開發。繼去年11月20日我市對西客站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審議后,有關部門在原有基礎上對該規劃進行了完善和深化,并于近日在市規劃委員會上進行審議。
西客站地區分“三片六區”
西客站將建在紅角洲片區南部,生米大橋連接線以南、320國道以西、贛江以東,面積達1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西客站地區分站前商貿片區、濱江居住體育片區、物流功能片區。同時,該地區分為六大功能區,包括交通服務區、商務綜合區、濱江體育文化區、生態居住綜合區、商務居住區、華中物流園區。
北廣場是火車站西廣場5倍
此次完善和深化的規劃,提出了西客站地區建筑高度控制導則。站前核心區、國際體育中心周邊以及華中城中心地段為高層集中區,站前景觀軸線上形成區域標志性建筑群。高層集中區建筑高度原則上以100米以內為宜,制高點建筑布置于站前中大道與規劃路交匯處,高度建議160米左右。據了解,西客站設有南、北兩個廣場,其中北廣場占地面積相當于現在南昌火車站西廣場的5倍。同時,規劃提出天際輪廓線控制導則,即濱江一帶通過大量的體育建筑與相對高聳的公共建筑,形成對比和起伏變化的天際輪廓線。
紅角洲及沿江道路向南延伸
西客站建成后,將成為南昌重要的交通樞紐。西客站地區將與周邊區域的交通進行銜接,順接紅角洲及沿江道路向南延伸,順應既有道路和鐵路線走向,將建立起格網狀道路系統,形成“三橫七縱”的大交通格網。據了解,贛江南大道、學府大道、豐和南大道將進行延伸。
規劃提出,該地區內將保證交通干道的寬度,以滿足不同交通方式在道路斷面上的分流。同時,在滿足服務地交通需求的前提下,適度減小次干道、支路寬度。同時,規劃提出交通組織完善原則,將建立發達的主干道骨架,過境交通(跨區交通)、區內交通根據道路功能進行分流,建立立體交通專用道,快速輸送旅客或讓旅客換乘。此外,對客貨進行分流。
建筑之間以天橋或廊道連接
規劃對西客站地區景觀軸線提出了開敞大氣、連續協調的控制導則。站前景觀軸線兩側為高層建筑和大體量建筑,相鄰地塊統一裙房高度,統一建筑退讓,以形成“街墻”景觀。建筑形式宜互相關聯,鼓勵建筑與建筑之間以天橋或廊道相連接,鼓勵相鄰地塊統一規劃、綜合開發、聯合報建。
同時,規劃提出了綠地景觀控制導則。景觀軸線綠帶寬度控制為:建筑之間140米、綠帶凈寬84米。同時,設置生態林帶,生米大橋西連接線和昌樟高速防護綠帶嚴格按照100米寬度控制;鐵路線兩側按照40—60米控制。景觀營造按生態林設計,以大喬木為主,形成整體氣勢。
臨江建設挺拔高聳建筑
規劃提出,濱江界面臨江第一層控制為公共建筑用地,此處不得設置板式或大體量過度封鎖江景的建筑形式。高層主體建筑臨江面寬不宜超過35米、高度不宜低于60米,需強化挺拔高聳的造型。街道界面方面,建筑高度與道路寬度(含退距)之比不得低于0.8,建筑后退范圍需以綠化為主,結合道路綠化統一設計。城市家具設置方面,鋪砌、綠化栽植均應適宜步行特征,并設置適量的椅凳等街道設施。
地鐵出入口設在建筑底層
西客站站前綜合交通方面,客運樞紐有多種換乘系統,多種交通方式銜接,其中與軌道交通軌道2號線、軌道4號線銜接,在周邊規劃有地鐵站。
劃提出了地鐵出入口控制導則。按照要求,出入口周邊建筑主要為公共建筑。出入口盡可能設置在廣場或其他公共空間中,以便與步行系統的銜接。同時,地鐵出入口可選擇在重要建筑底層(或內部),與建筑的使用功能相銜接。
建筑色彩以淡雅為基調
規劃提出建筑風貌控制導則。西客站及周邊建筑形式應以輕盈、典雅、明快的現代風格為主。建筑材料鼓勵使用石材、透明的淺色玻璃;不得使用大面積的反射玻璃幕墻或反光金屬材料。建筑色彩方面,以淡雅、明朗、簡樸為基調。商業街區色彩可相對豐富、多樣,以形成熱鬧、繁榮氣氛。居住建筑墻面色彩宜素雅,建議以淺暖色調為基調,點綴深暖色線條或色塊為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