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政策與物流機遇
2009-1-6 14: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林振強
面對國內外不利的經濟形勢,國家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其廣度與力度都是前所未有。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10項措施。2008年12月1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2009年經濟工作基調定位為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2009年,注定成為一個經濟救火年。但從何救火?物流企業的機遇在哪里?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主要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14條具體措施。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從外貿到內貿,從城市到農村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將會給物流行業帶來積極影響。
內貿中的機遇
“搞活流通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2008年12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僅明確指出了這一觀點,并且從7個方面加以推進,為搞活流通擴消費奠定了政策性基礎。
具體措施包括: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進一步擴大品種,加大 “家電下鄉”推廣力度;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選擇一批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促進城市耐用品消費升級換代;促進流通企業發展,降低消費成本;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加強流通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等等。
【救火點:刺激需求】
金融風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正在深化,其中業務量的下降,則讓多數物流企業有了最直接的體會。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多項措施旨在刺激消費,擴大需求,讓物流企業看到了希望。
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品種,加大 “家電下鄉”推廣力度。中央財政再增加補貼,并根據各地農村需求,選擇和增加補貼品種。統計顯示,我國農村家電普及程度僅相當于城市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據測算,我國農村2億多戶家庭,即使農村家電普及率僅提高1%,每種家電就可以增加200多萬臺的需求,擴大農村消費的潛力巨大。 “家電下鄉”將促成以農村市場為導向的家電生產和流通體系,將幫助家電企業和物流企業打開農村市場的大門。
除受益于擴大農村市場需求外,城市社區物流配送也將迎來新機會,措施中有一項是 “要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選擇一批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滿足居民便利消費。”長期以來,標準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落后,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不廣泛等問題阻礙著城市社區物流配送的發展。而這次政策上的重視,無疑將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此外,政府還提出 “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促進消費升級。”住房、汽車、旅游、通信、商貿等是我國傳統的消費熱點,主要是偏向生活層面的需求。而現在如果在衣食住行之外開辟更多的消費空間,培育文化、健身、信息等新興消費熱點,這也將產生新的物流服務需求。
【救火點:完善網絡】
我國農村有著巨大的市場,但流通網絡的不健全,讓這個市場始終處于 “沉睡”的狀態。因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健全農村流通網絡。今明兩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農家店和農村商品配送中心,增加配送品種,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在重點銷區和產區新建或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
地點偏遠、交通不便、運營成本高等等因素,使物流企業往往不愿深入農村市場。因此,在農村物流網絡的建設上,幾乎處于空白狀態。由政府出面,健全農村流通網絡,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已表示,2009年我國將加快農村流通網絡建設,爭取到 “十一五”末再建設改造25萬家農家店和3000個區域性配送中心,覆蓋75%的鄉鎮、50%的行政村,配送率達到50%以上;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和大型流通企業農產品冷鏈配送系統建設。
【救火點:扶持企業】
對于目前流通行業困境的關注,使政策措施對企業的幫助更加直接。會議提出,要促進流通企業發展,降低消費成本。支持大型流通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增強經營優勢,降低成本,讓利于消費者。國美、華聯等大型流通企業是物流企業主要的服務客戶,當他們業績不佳時,物流企業也會相應受到影響;而當他們體現出勃勃生機時,物流企業也自然受益。
此外,國家對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關注,將會使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國物流業迎來一場 “及時雨”。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貸款只占全部金融機構貸款比重的10%左右,80%的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得不到滿足。我國不少地區缺乏與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特點相適應的貸款擔保或保險機制。對此,12月24日的會議上發布措施:支持中小商貿企業發展,金融機構要制定差別化的授信條件,解決中小商貿企業貸款抵押問題。
外貿中的機遇
受累于金融危機、國外需求下降,我國出口加工及貿易企業倍感寒流。同樣服務于出口貿易的遠洋航運及國際貨代等物流企業也唇亡齒寒。為了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具體措施。
具體內容包括: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改善進出口金融服務,擴大國內有需求的產品進口,促進投資和貿易互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和改善多雙邊經貿關系。
【救火點:保資金流】
由于出口貿易疲軟,2008年下半年,國際貨代、遠洋海運等物流企業普遍遭遇資金回籠周期加長,甚至出現壞賬。要解決這種問題,需要解決貨代、海運的上游企業的資金鏈緊張問題。
為幫助出口企業抵御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政府決定 “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適當擴大中央外貿發展基金規模。”對于調整出口退稅,有業內人士指出,出口退稅率每調高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將企業出口總額的1%直接增加到企業利潤中去,對出口型企業而言,出口退稅率調高產生的利好是直接而迅速的。
為了緩解外貿企業資金鏈緊張,會議還提出改善進出口金融服務。適當擴大政策性銀行出口買方信貸,鼓勵商業銀行開展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業務,擴大保單融資規模,緩解中小外貿企業融資困難。
其中,有一項措施值得關注,就是 “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主要以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全球匯率波動日漸明顯。專家指出,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企業的風險,減少企業經營成本,有利于雙邊貿易的開展,同時為中小出口企業提高貿易便利性。
當外貿企業的資金鏈變得充足起來,物流企業的錢袋也就不會空了。
【救火點:開拓需求】
嚴冬到來,物流企業需要的是多食貼膘。目前看來,面對深不可測的經濟下行通道,需求在下降,運力在過剩。尤其服務于外向型經濟的遠洋運輸企業,既遭遇出口疲軟,又有進口不足的問題。
對于這些問題,此次會議也提出相應對策, “擴大國內有需求的產品進口,重點增加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等產品進口”的決定不但刺激了外貿企業的需求,也將會給物流企業帶來一些越冬的 “糧食”。
同時,此次會議提出鼓勵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在部分重點承接地增加保稅物流功能。這無疑利于開拓中西部工商企業的物流需求。
【救火點:升級產業】
這次會議作出了 “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決定,具體包括: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從禁止類目錄中剔除,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含量較高、環保節能的產品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
有人說,我國物流產業的落后源于制造業的落后,制造業不升級,物流就很難升級。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此,隨著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推進,物流產業升級也將迎來新機遇。比如“綠色物流”理念將得到普及,在采購、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產品銷售和回收等一系列物流活動中,用綠色物流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物流技術對物流流程進行科學化管理,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資源的消耗。
此外,國家還將促進投資和貿易互動。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目前中國在現代供應鏈管理和現代物流管理方面還很落后,今后在物流供應鏈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優化、物流服務方面將有所提升。
【救火點:快速通道】
轉關手續簡化,通關時間減少,為了滿足進出口貨物的快速流轉,最大限度地方便外貿貨物的進出,會議決定: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引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型服務業入區發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2009年繼續減免出口農產品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費,降低出口紡織、服裝產品檢驗費用。
過去較為繁復的轉關手續將得以簡化,通關時間和貿易成本都將大大節省和降低,將會大大提高物流效率,給物流企業提供更大作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