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加工貿易限制類和禁止類目錄調整

2009-1-5 17: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記者王瑄報道2008年12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和禁止類目錄。本次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1730個十位商品編碼,具體涉及紡織品、塑料制品、木制品、五金制品等,占加工貿易限制類產品總數的77%,涉及加工貿易出口額約300億美元;從禁止類目錄中剔除27個十位商品編碼,主要涉及銅、鎳、鋁材等產品,涉及加工貿易出口額約15億美元,占禁止類總金額的30%。
  當前,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給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不少加工貿易企業經營困難,其中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處于停業或半停業的狀態。2008年1~11月,廣東省塑料制品、紡織服裝和家具等加工貿易限制出口類商品合計出口239.9億美元,增長5.5%,低于同期加工貿易出口總體增速2.8個百分點。2008年前11個月上海口岸加工貿易合計進出口2252.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比同期口岸平均外貿增速低5.4個百分點。11月份,在一般貿易出口依然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加工貿易出口144.4億美元,同比下降7.8%;加工貿易進口44.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3.1%,比當月口岸平均進口降幅高出10.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時顯著下降,為多年來罕見。
  目前,加工貿易占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對于宏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加工貿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缺少。對促進經濟發展的“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中,凈出口的主要來源就是加工貿易。據統計,2008年1~11月,廣東省加工貿易項下實現貿易順差968.6億美元,增長18.9%,同期廣東省貿易順差總額為917.2億美元,1~11月,廣東省加工貿易對貿易順差的貢獻率為105.6%;再者加工貿易可以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從我國的具體國情來看,目前,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富余農業勞動力,他們普遍缺乏足夠的經營成本和勞動技能。充分利用加工貿易對勞動力要求不高的特點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對于解決勞動力出路問題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加工貿易的穩定發展。
  盡管調整了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但是政府推動加工貿易轉移升級的決心不會改變。此前兩年中,商務部一直實施一項旨在推動東部沿海加工貿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計劃。在2008年12月召開的商務工作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談及2009年商務工作八項任務時強調要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中西部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的發展,促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背景   2007年6月,中國政府為了縮小貿易順差,一次性取消了533種"兩高一資"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隨后,將被取消出口退稅的產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即取消加工貿易進口保稅;將降低出口退稅的產品列入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實行臺賬保證金"半實轉"。列入限制類目錄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紡織、輕工領域。   從全國來看,加工貿易政策2007年的調整可謂立竿見影,影響大于出口退稅調整:2008年1~11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1456.9億美元,增長31.1%。其中出口6087.1億美元,增長24.7%;進口5369.8億美元,增長39.2%。加工貿易進出口9812.8億美元,增長9.8%。其中出口626..6億美元,增長11.9%,;進口3547.2億美元,增長6.2%。一般貿易出口和進口增速分別高于加工貿易12.8個和33個百分點。   2008年1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繼續出臺紓解出口企業困難政策,其中包括提高部分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等。提出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從禁止類目錄中剔除,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含量較高、環保節能的產品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
  ■觀點   政府部門和學界,對于加工貿易的政策走向一直存在劇烈爭議。一位東部沿海省份外經貿廳主管官員表示,由于加工貿易"大進大出"的特點,物流為企業首要考慮條件,因此很難向中西部轉移。   而另外一種意見認為,加工貿易除了解決就業之外,附加值、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對國內技術轉移都相當有限,以前由于監管不到位和政策支持扭曲,導致加工貿易占據中國出口半壁江山,徒增順差。在調整外貿結構的過程中,應該逐步加強對加工貿易的規范化管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