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新規”多地遭否 各地支持浙江做法
2009-1-5 13: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于飽受爭議的“網店新規”,淘寶所在的浙江省首度明確表態。
12月29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臺《關于大力推進網上市場快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六條明確表述,“對尚不具備注冊登記條件的特殊人員,以及臨時從事網上商品交易和服務的人員,由網上市場舉辦者對其進行實名認證和管理。”這意味著,對于廣大的個人賣家,浙江工商并不要求強制辦理營業執照。
“我非常支持浙江政府的做法,也很羨慕在浙江的網店掌柜們!12月30日,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在北京開網店四年之久的小樂(化名)告訴記者。
在小樂看來,幾個月前北京市工商局宣布的政策依然讓他難以接受。今年7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的意見》(即“網店新規”),要求在北京全市范圍內利用互聯網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營業執照。
“網店新規”從8月1日起實施,要求在2008年底前完成。但小樂告訴記者,雖然知道這個規定,但目前還沒有人強制表示不辦執照就不能開店,“所以我也一直沒去辦理。”
時至年末,小樂們并沒有如預期的去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而此時浙江的態度更使得北京的“網店新規”尷尬不已。
浙江思路
“我認為浙江工商局的思維比北京更進了一步!闭稍儎撌既恕⒒ヂ摼W專家呂伯望認為,浙江的政策至少有兩點值得借鑒:一是意識到互聯網與傳統經濟的不一樣,不再“一刀切”;二是不強制執行,更多的維護了賣家的利益。
盡管如此,在呂伯望看來,浙江工商局的“表述還不夠大膽”。呂表示,特殊人員和臨時網上交易人員看似少數,但其實絕大部分的個人賣家都可以劃到這一類,真正的大賣家其實比例非常小。
據正望咨詢統計,小賣家占C2C交易平臺的近九成,但只貢獻了約三成的銷售額,其中月銷售額在2000元以下的賣家數量占到了全部賣家數的三分之二。
對此次表態,浙江工商局稱,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文件,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通過網上開店解決就業問題,尤其“鼓勵高校畢業生、下崗待業人員、殘疾人員和農民等個人,利用個人空間網上交易靈活便捷、成本低的優勢,依托淘寶網等專業網站提供的大型網上交易平臺,拓展創業渠道和空間!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大環境的不景氣是促使浙江放行個人網上開店的主要原因。經濟寒冬之中,拉動內需和解決就業是擺在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眼前的迫切任務。
根據正望咨詢10月發布的C2C平臺賣家調查:截至2008年9月,在淘寶、拍拍和易趣三個C2C平臺上開店售物的賣家人數已經達117萬人,創造了42萬人的社會就業;其中,四分之一為殘疾人、下崗職工,以及無社會經驗的新畢業生等社會大眾群體。
對此,淘寶方面也表示,目前已經有近40萬人通過淘寶解決了就業問題,而這40萬人還給社會培育了超過100萬的其他就業崗位,包括物流、網上支付等。
也有觀點認為,事實上,浙江此舉不光可以解決部分的個人就業問題,更多的是顯示對淘寶以及阿里巴巴的支持,畢竟阿里巴巴集團是杭州“電子商務之都”的代表。
事實上,早在8月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亞太中小企業峰會中談及網店新規問題時,就稱已經和有關部門達成理解意向,并請網商們放心。
案例爭議
“最早得知‘網店新規’后,我特地去咨詢了淘寶,他們當時稱并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小樂說,于是他也選擇了靜觀其變。
事實上,在北京工商局的“網店新規”出臺之后,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之聲,并對其目的和可行性提出了諸多質疑。小樂也一度認為這個規定不會有任何實質影響。
然而在2008年9月,一名在淘寶網上銷售游戲幣、手機卡等商品的網店主遭到了廣東省肇慶市工商局的查處,并被處以3萬元的罰款。其被罰的理由是“擅自利用互聯網做銷售,卻未按法定程序辦理營業執照,違反了《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廣東首例網店被查案讓小樂吃驚不小,他也開始注意到,北京已經有網店店主去工商局辦理了營業執照。盡管擔心加重,但考慮到繁瑣的申請程序和辦證之后每月多出的成本,小樂仍決定繼續做“黑戶”。
與此同時,北京之外的“小樂們”也開始關心起自己所在地區工商局的態度,擔心北京的規定會隨著廣東的判例推廣到全國。然而,讓他們慶幸的是,大部分的地區并沒有迅速跟進。
據記者了解,除了此次浙江省工商局的明確表態外,已經有重慶、江蘇、海南、湖北等許多地方都曾表示過,不會強制要求辦理網店執照。而就在浙江表態的12月29日,沈陽市工商局也出臺《促進沈陽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規定普通市民利用自有住房從事網店經營的將不受限制。“如果北京真的強制執行了,我就把注冊地改到浙江去!毙氛f。
事實上,這也反映出“網店新規”在執行上的難度,由于互聯網的跨地域性,實際情況很難掌握。
呂伯望表示,這半年來,其實也沒有看到北京方面有強制推行的動作,現在已到年末,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不大可能在一夜之間對所有網店進行排查。
逐步規范
對于現在各地迥異的政策,有分析人士認為,政府當初出臺“網絡新規”的本意是希望規范市場秩序,打擊諸如網絡詐騙以及侵權盜版等不法的行為。據悉,工商總局也是計劃以北京為試點,而后再向全國推廣。
不過,在呂伯望看來,現在還沒有到嚴格監管的時機,因為整個網購市場的規模還相對太小。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為561億元,其中C2C市場交易規模為518億元,在中國社會零售商品交易總額中,僅占不到1%的份額。據悉,美國這一比例達到了5%,韓國為8%。
呂伯望表示,C2C模式在中國還會強勢很多年,在時機沒有成熟,以及合適的措施沒有找到之前,并不適合用強制手段去推行監管, “強制執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沒有人去注冊!
因此,目前我國對網店的監管主要還應該是由C2C平臺服務商來負責,而浙江出臺的《意見》也默認了這一做法。據了解,各大平臺的普遍做法是驗證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銀行卡等),同時建設誠信系統,防止詐騙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