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將成為上半年經濟主題
2009-1-29 16: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者:周子勛
國家統計局1月22日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四季度GDP增速為6.8%,高于市場預期的6.5%左右水平。2008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00670億元,比上年增長9.0%。2008年全年CPI上漲5.9%,12月CPI增1.2%,2008年全年PPI漲6.9%,12月同比下降1.1%。
誠然,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自雷曼兄弟倒閉之后,全球股價下滑,資產嚴重縮水,經濟全面進入緊縮狀態。2008年中國經濟在如此內外壓力巨大的困境中仍然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應當說基本完成了年初預計的經濟目標。
在筆者看來,GDP、CPI、PPI出現較大降幅主要是受以下幾大因素的拉動。
首先,12月制造業PMI指數折射中國制造業持續惡化的趨勢。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2008年12月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1.2,連續5個月低于50,反映中國制造業營商環境連續5個月惡化。雖然12月中國PMI較11月的歷史低位40.9略有回升,不過,該月的制造業產出指數為38.6,為歷史以來的最大降幅。由于經濟環境繼續惡化,新業務量下降,產量隨之下降;新業務量取得歷史第二大降幅,而這種下降趨勢已持續5個月;當月出口訂單也急劇下降,顯示全球需求疲軟。
其次,12月用電量表明工業生產繼續維持下跌趨勢。12月份單月用電量為0.27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這已經是去年10月以來連續三個月單月用電量出現下滑,而且勢頭在加劇。在筆者看來,用電量數據一般與工業增加值緊密相連,而工業生產又在國內GDP中占一半左右的比重,因而用電量基本能夠反映經濟增長的情況。去年用電量同比負增長的三個月都在第四季度,且跌幅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去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速要顯著低于三季度的9%。
再次,連續兩個月的出口負增長也意味著經濟形勢嚴峻。據道瓊斯通訊社引述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中國2008年12月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8%,至1111.6億美元,進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1.3%,至721.8億美元。中國12月份對外貿易實現順差389.8億美元,較11月份創下的紀錄水平400.9億美元有所回落。鑒于歐美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衰退仍在持續,2009年國內出口的增速仍將有顯著放緩,并成為拖累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國內經濟在2009年上半年將進入短暫的通縮狀態,即上半年部分月份將出現CPI負增長的情況。之所以這么說,筆者認為原因在于:一方面,國內食品價格和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在上半年很可能仍將維持相對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CPI負增長情況的出現,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去年上半年的CPI基數較高所致。
事實上,美國經濟也將在今年上半年經歷短暫的通縮。美國勞工部表示,經季節因素調整后,美國12月份CPI較前月下降0.7%,11月份則出現創紀錄的降幅。通脹壓力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經濟嚴重衰退的結果。在筆者看來,這些數據表明通縮到來的速度超出了此前人們的預期,今年上半年中美經濟可能都將經歷通縮狀態。不過,各央行史無前例的貨幣放松政策,決定了通縮也只能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