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連云港開發區:“冬暖”只緣御寒早

2009-1-29 16: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正值隆冬,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很多地方已經習慣了“開工不足”,但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少企業仍在周末加班生產。最新統計顯示,全區595家工業企業目前無一關門倒閉;就在最近一個月內,又有10余家企業新開工投產,有400多名從外地返鄉的農民工經過培訓后重新上崗。嚴寒之中,整個開發區一派“暖冬”景象。 
    連云港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唐國海告訴記者:“搞企業,目前‘冬天’的大環境大家都差不多,但是產業結構調整我們早走了一步,從而提高了對國際金融風暴的抗御能力。這個‘暖冬’,完全是產業結構調整‘調’出來的。” 
    臨“危”不懼,得益于正確的開發理念 
    “海鷗不懼寒冬,抓住機遇行動!”這是新近開工的中糧集團連云港海鷗可可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條標語。這個“逆勢”開工的食品企業,在全國率先采用冷榨技術加工進口可可豆,并開發可可多酚等系列產品。雖然做的是傳統食品加工,卻因為是全國技術最領先,其前景廣闊的可可延伸產品有望帶動連云港食品行業結構的進一步調優。離“海鷗”不遠的是“神鷹”。剛剛投產的中復神鷹碳纖維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科技攻關,實現了產業化的技術突破。碳纖維被稱為“新一代飛機上必不可少的新材料”,是21世紀高性能新型纖維增強材料,“中復神鷹”憑借自主創新,擁有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新建了2500噸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和1000噸碳化生產線,成為中國首個真正實現千噸級規模的碳纖維生產企業。明年,他們將重點攻關T700碳纖維,建設2000噸生產線,力爭用3至5年時間達到萬噸生產能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 
    唐國海介紹說,開發區如何在全市工業化中挑大梁,蘇北地區的工業化又該怎么走?這首先得有一個正確的開發理念。我們總結過去蘇南和全國的經驗,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外延拓展向內涵提升轉變,走內涵式發展之路,使跨越發展充分體現經濟質量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堅決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同時注意總結一些開發區發展中的經驗教訓,不干急功近利、“撿到籃里就是菜”的事。3年前,我們花了200萬元專門搞了個開發區產業規劃,瞄準臨港產業和“三新”產業,把準備進區的企業分為鼓勵、允許、限制、禁止4大塊,新來的企業嚴格按照產業規劃辦事,以使今后若干年內不再出現騰籠換鳥。眼下,我們雖然也感受到國際金融風暴的寒冷,但開發區沒有一家企業倒閉,說明3年前用在產業規劃上的200萬元,花得太值了。 
    據介紹,作為全國第一批建立的“國字號”開發區,連云港開發區一度發展較慢,但最近3年經濟總量一年一大步,兩年翻一番,在全國53個國家級開發區中連續躍升9位。2008年雖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工業銷售收入和入庫稅收增幅都接近30%。優字當頭,好中求快,連云港開發區明顯加快了跨越發展的步伐。 
    創新長跑終獲嚴寒中的“暖冬” 
    國際金融風暴影響之下,活力最強的正是連云港人常說的“三新”產業。 
    記者近日走訪連云港開發區處處感受勃勃生機:“中復連眾”,一年多時間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葉片生產企業,產品由1.5兆瓦一個拓展為七八個,2兆瓦的葉片模具即將投產,在手訂單排到2009年底;“陽光晶源”,正在加班安裝調試二期工程的多晶鑄錠爐,為太陽能光伏電池提供前道產品,市場幾乎未受金融危機影響;“康緣制藥”,率先高擎中藥改革大旗,正在敲響美國市場大門;“重山風力”,這個由韓國重山風電株式會社在我國投建的第一家風力發電設備工廠,2008年出口額達到1億美元,一躍成為連云港開發區最大的出口企業之一,并與丹麥維斯塔斯風力系統集團簽訂購銷合作協議,生產訂單已排到2012年。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多年來,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創新長跑,連云港開發區的創新步伐隨之提速,“中國藥港”呼之欲出,“東方風谷”風光無限,“新材料之都”異軍突起。 
    作為全市新型、新興產業的領軍者,連云港開發區近幾年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一主導、三新型、兩促進”的產業主導方向,著力發展臨港產業和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新”產業,為工業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得益于先調一步,產業結構優、產業層次高,開發區多數企業仍保持持續上升的發展勢頭,僅稅收過億元的企業,就從2007年的3家增加到2008年的6家以上。 
    在中復連眾采訪,記者問:風電主要是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前景又怎樣?副總經理王彤兵說,歐洲由于開發風電最早,適合建風力發電廠的地方基本上都填滿了,但在歐洲以外的地區前景很大。在“陽光晶源”,行政部部長董曉濤說,歐洲鼓勵居民在屋頂設置太陽能電池板,自家用不完的還可以上網賣給國家,因而市場前景廣闊。聊到這兩個有關新型能源的話題,雖然人在蘇北,他們瞄準的卻都是國際最領先的歐洲,不經意間,眼光已和國際接軌。 
    “潤物靜無聲”,最能提振企業家信心 
    一個開發區多達近600家工業企業,多數跟“外”字有關,不可能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但為什么依然保持發展強勢?唐國海認為,企業存亡,有時候“就差那么一口氣”,開發區該扶持的還要扶持。眼下企業在“過冬”,開發區更是加大了對企業的扶持力度,設立了幾千萬元的創新基金,對有些困難企業,開發區管委會給予貼息貸款等多種幫扶,危機時刻,拉企業一把。 
    就在上個月,新海連發展有限公司揭開“紅蓋頭”。開發區管委會把開發區當作企業來做,他們創新融資方式,全面完成了國資公司清產核資、資產剝離和劃轉,正式成立“江蘇新海連發展有限公司”。這個區域發展的投融資平臺,規模接近100億元,給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融資保證。親商,在關鍵時刻“潤物靜無聲”,也最能提振企業家的信心。連云港恒瑞醫藥名列全國首屆大中型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行業10強”,已經先后在連云港、上海及美國成立了三大科研中心,目前正在連云港開發區建設總投資4.6億元的新藥研發中心,并進一步擴大產能。連云港本土長大的民營企業,也紛紛到開發區來安營扎寨。中遠、中海、中交集、中建材、國電、國信、航天……中央企業來連云港開發區投資的已達11家。中科院能源動力研究中心,這個中科院繼蘇州納米技術研究所之后和江蘇省合作的第二家研究中心,上個月29日又在連云港開發區開工建設。 
    唐國海說,在當前特殊形勢下,既要充分估計困難及其后果,也要充分看到有利因素和機遇。前不久,兩岸大三通之際,為在大陸尋找一個臺灣企業登陸的物流基地,臺企聯組織50多位臺商考察連云港。許多臺商第一次到連云港,看到開發區毗鄰港口,有數十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區,大為驚喜。臺企聯監事長丁鯤華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目前臺灣投資大陸的企業正在洗牌,看到連云港擁有這樣好的港口和開發區優勢,對于他們來說,正是難得的“大機遇”。(程長春  金功亭 嚴維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