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債務危機成因及影響分析
2009-12-7 14: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圍繞迪拜債務危機的風波終于稍稍平息。迪拜違約風波本質上是這輪金融危機的延續,并不能與去年的雷曼兄弟同日而語,它說明金融危機并沒有完全結束。迪拜危機再次彰顯美元魅力,并對投資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期股民學校為您解析迪拜債務危機的成因及產生的后續影響。
⊙上海證券研究所
迪拜債務危機
并非迪拜金融中心危機
迪拜是多元化經濟成功的典范。30年前,迪拜除了一座小港口、酋長王宮以外一無所有。1960年至1980年,迪拜堅持走多樣化的發展道路,先后通過發展物流、建自由港和自由貿易區,使經濟獲得快速發展;上世紀90年代,迪拜又不失時機跟上國際信息產業發展的步伐,通過建數碼城,積極參與全球信息革命,促進了產業升級,并向服務業轉移。進入21世紀后,迪拜已成為中東名副其實的商貿中心,也是繼香港和新加坡之后世界第三大轉口貿易中心。本次金融危機爆發前,非石油產業占迪拜GDP的95%以上,擺脫了中東國家依賴石油的發展之路。
作為政府經濟多元化的主導政策之一,迪拜2002年宣布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阿聯邦內閣2003年7月通過了建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作為資本市場的決議。2004年9月,迪拜政府決定設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DIFC成立后,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奠定了在伊斯蘭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對國際金融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美國道瓊斯公司還專門與迪拜國際金融中心、以及總部設在迪拜的一家投資銀行共同發布“道瓊斯—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指數”。該指數以巴林、埃及、約旦和阿聯酋等10個阿拉伯國家的50家公司的股票為編制對象,與道瓊斯指數、日經指數和倫敦金融時報指數等同時公布。
本次陷入危機的“迪拜世界”是一家業務橫跨房地產和港口的企業集團。迪拜政府稱,其負債額達590億美元的國有集團“迪拜世界”請求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迪拜世界”旗下棕櫚島集團(Nakheel)35億美元到期債券也將被延后償還!暗习菔澜纭庇烧毓桑芾碇劭谶\營商“迪拜世界”港口公司(DP World)和陷入困境的投資公司迪拜投資(Istithmar)。“迪拜世界”的投資涵蓋四大具有戰略意義的增長領域,即交通物流、船塢海運、城市開發、投資及金融服務。
迪拜債務危機
本次金融危機的深化
迪拜設立DIFC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迪拜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融資。DIFC成立后,確實對吸引國際資金,尤其是伊斯蘭資金起到重大作用,從而導致了迪拜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也帶動了迪拜經濟和建設的快速發展。迪拜經營的一個很大特點是高杠桿率。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際資本對風險的偏好下降,放棄債務率高的高杠桿資產、追求低杠桿資產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全球范圍的“去杠桿”浪潮下,國際資本不斷撤離迪拜,導致迪拜資產價格持續下跌,很多DIFC發行的各種金融工具是建立在迪拜資產之上,資產價格的下降,加速了持有迪拜金融產品機構的財務緊張狀況,最終導致迪拜世界債務危機。因此,可以說,迪拜債務危機實際上是金融危機的深化,說明當前的金融危機并未完全結束。
迪拜債務危機
再次彰顯美元魅力
作為避險貨幣,美元的吸引力要遠遠高于現在市場熱議的會取代美元的歐元。除了重新激發的避險需求外,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由于美元泛濫導致的美元攜帶交易(carry trade),在受到迪拜危機的沖擊下,也可能發生逆轉,從而構成支持美元走強的另一重要因素。
迪拜沖擊波
中期可能局部延續
在迪拜世界的償債危機爆發之后,反映阿聯酋違約風險的CDS指數急劇上升,同時歐洲三大股指也出現超過3%的下跌。我們認為590億美元的“迪拜世界”償債危機的沖擊不會延續很久,迪拜危機對A股市場的沖擊限于短期。
但我們仍需重視迪拜沖擊波在局部中期延續的可能性,其影響路徑將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后新興市場流動性可能階段性承壓,同時美元套利交易方向的逆轉可能推動美元短期繼續走強。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在未來迪拜危機處置過程中,可能構成對商業地產與大宗商品的潛在拋售壓力,是否導致資產價格震蕩,這是對A股后續影響的重要關注點。
明年我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強調將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這將有效緩解市場對政策“緊縮”的憂慮,減輕了政策不確定導致的市場在“政策窗口”出現的持續減倉壓力。
上述兩大影響因素顯示:宏觀經濟政策對短期市場形成正面影響,將緩沖“迪拜沖擊波”引發的大盤趨勢性下跌慣性,這是一對對抗因素。我們認為短期內迪拜沖擊波難以導致A股市場持續下跌,但對“迪拜沖擊波”的局部中期影響仍保持謹慎態度,建議控制倉位,回避與美元強負相關的資產,對房地產與銀行板塊保持謹慎,關注大消費、新興戰略性產業的低位增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