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信貸增量難減 貨幣政策或視熱錢而定
2009-12-4 18: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內流動性依然充裕,明年信貸增量有望與今年持平。但如果外匯占款增加和熱錢異動,或將倒逼貨幣政策在明年擇時“微調”。
1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三個月期央票(700億元)和91天正回購(300億元),共回籠資金1000億元。正如市場所預期的那樣,本周
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央行連續第八次實現凈回籠,金額為220億元。自國慶長假以來,央行已累計凈回籠資金達到6870億元。
但透過凈回籠的表象,并不能得出央行有收緊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結論。多位銀行間市場資深人士指出,對沖外匯占款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首要目標。12月3日,一家上市銀行債券研究員直言,預計未來公開市場操作都將以凈回籠為主。
這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充裕的流動性將能支撐明年的信貸投放。一家上市銀行管理層人士說,雖然按照現在的口徑,明年的人民幣信貸增量不超過7萬億,但實際執行情況可能不會低于7萬億元,而且考慮到今年信貸增量中仍有2萬-3萬億元放在銀行賬上,這部分資金釋放出來后,明年的信貸增量與今年基本相當。
不過,年內信貸新增空間已非常有限。某股份制銀行資金部人士直言,該行今年末要將信貸規?刂圃10月底的水平,其他銀行可能也有類似情形。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的人民幣信貸增量目標是9.7萬億元,11、12月份尚有約8000億元的空間。
下一步,在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的安排上,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皓宇告訴記者,從10月份以來的央票發行期限結構可見,短期內央行沒有提高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的意愿,表明貨幣政策的價格型工具推出時機至少要等到明年一季度后。
同時,多位銀行人士直言,短期內央行可能也不會動用準備金率工具,尤其在明年1月份之前。但這需要視外資流入的情況而定。
8周凈回籠:對沖外匯占款
雖然上周凈回籠規模僅為20億元,但市場依然預期凈回籠將在本周繼續。
本周,央票到期950億元,正回購到期400億元,共1350億元,而央行通過央票和正回購共回籠1570億元,投放與到期相抵,凈回籠220億元。
國慶長假前一周,為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足,央行向市場凈投放資金1000億元。但長假之后,央行公開操作進入凈回籠格局,10月12日至16日,當周凈回籠資金為730億元,此后五周的凈回籠規模持續維持較高水平,分別為1600、1300億、1230億、810億、930億元。
11月23日以來的兩周,凈回籠規模回落,分別為20億元和220億元。8周以來,央行累計凈回籠資金6870億元。
“但大家有個誤解,實際上流動性收緊與否,與公開市場的回籠量,兩者之間是沒有關系的。”王皓宇說。他指出,流動性緊與否,取決于銀行間資金到底有多少;盡管公開市場操作是凈回籠,但并不代表央行抽緊資金,目前銀行間資金面非常寬裕。
原因之一是外匯占款增加較多。今年10月末,外匯占款余額為187660.04億元,較9月末增加2285.58億元,成為今年除5月、9月外的第三大單月增量。而10月份凈回籠規模達3660億元,超過當月外匯占款的增量,應可理解為是對9月份外匯占款猛增的回籠。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外匯占款猛增4067.7億元,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為2790億元,兩者相加,9月份共有6857.7億元資金進入銀行體系,令市場流動性非常寬裕。而10月份以來,央行連續8周凈回籠資金6870億元,基本與之相當。
前述股份制銀行資金部人士稱,現在的思路很清楚,公開市場操作的核心是對沖外匯占款。至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收緊流動性,這幾乎不太可能。因為綜合各方的信息,明年的信貸增量還會在七八萬億元。
原因之二是年底的財政存款下撥,也會帶來銀行資金面寬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表示,從理論上講,財政存款的減少有貨幣擴張的作用。
歷史上看,2007年12月份,財政存款一改11月份增加503億元的態勢,大幅減少6291億元。2008年11、12月份,財政存款分別減少1403和10403億元。王皓宇認為,這一態勢將在今年年底續寫。
年內信貸空間:8000億封頂?
11月份信貸增量的規模,是否會超過10月份的2530億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12月3日,一家中小銀行上海分行人士稱,該行11月份信貸增量較10月份增加10%左右。另一家中小銀行總行人士則稱,11月份的增量與10月份相仿。而中小銀行是今年二、三季度的信貸主力軍。
一家大行人士預測,11月份的信貸增量可能在3000億元左右,因為10月份有長假因素的約束,信貸增量一般會明顯少于11月份。而一家監管人士也指出,因為9月份的季末沖高,10月份的貸款數據本身含有虛增的部分,所以,當月會消化這部分虛增的部分,所以,11月份的增量超過10月份也可以理解。
目前較為權威的觀點是,今年全年的人民幣信貸增量目標是9.7萬億元,而10月末這一數據為8.92萬億元,意味著11、12月份將消化其余8000億元左右的空間,單月增量應不超過4000億元,但不排除月度間的波動。
12月3日,從一家股份制銀行獲悉,該行目前的基調是年內信貸規模需控制在10月底的水平,所以,計劃11月份投放一些,然后12月份再壓回來。這就意味著,該行年內已無增量概念。該行內部人士還指出,目前,在全國性商業銀行陣營中,上述控規模的做法并非個案。
貨幣政策風向標:熱錢是否異動
多位銀行人士預測,在明年3月份之前,央行不會動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敏感時刻,不會觸動這根弦”。
10月份以來,央票發行的期限結構以3個月的為主,該期限央票的發行規模一般是一年期央票的3倍以上,如本周3個月央票發行規模為700億元,而一年期央票僅為120億元。
王皓宇指出,這是一個市場博弈的結果。他指出,市場并不接受目前一年期央票的發行利率,希望可以有所提高,但“央行短期內可能并不愿意提高,于是減少一年期央票的發行力度,增加3個月的央票”。
同時,王皓宇認為,這也向市場傳達一個正面信息,央行并不愿意上調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也就意味著不會加息;“確實外部壓力很大,上調利率會吸引更多的熱錢”。
“發行3個月的央票,與一年期需求不旺有一定關系,央行連續回籠是市場基本一致的預期,而且預計未來公開市場都將以凈回籠為主。”前述上市銀行債券研究員告訴記者,“觀察央行的政策取向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匯率的走勢,美元的走勢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王皓宇指出,明年上半年,央行可能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前提是明年信貸投放量很大,而央票發行情況又不佳;而且還要看外匯占款的情況。一位金融監管專家也表示,動用準備金率工具的時機,與外資流入情況密切相關。
“出口恢復是逐步的,所以,明年上半年不會出現貿易順差、FDI大幅增長的態勢,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基本可以對沖由此產生的外匯占款,但熱錢是一個不可控因素!12月3日,一位大行研究人士直言。
對于近兩周凈回籠量突然縮小,王皓宇分析,或許央行在觀察,考慮用其他手段把“過剩的”流動性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