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分析:我國外貿進出口走勢如何?

2009-1-24 10: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華社記者 周英峰 章利新    海關總署13日發布的數字顯示,2008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下降2.8%,進口下降21.3%。經濟專家表示,進出口增幅雖然繼續下滑,但好于預期。 
  在連續10個月保持15%以上穩定增長后,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在去年11月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出現自2001年10月份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月度出口、進口增速則出現1998年10月來的首次“雙下降”(春節影響的月份除外)。 
  與11月相比,12月份的進出口總值、出口值和進口值的月度增幅繼續下滑,分別放慢2.1個、0.6個和3.4個百分點。 
  社科院財貿所對外貿易室主任馮雷對記者表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外部需求進一步減少,不利影響在外貿進出口上會逐漸顯現,這種趨勢是可以預見的,但形勢并不一定如想像的那么可怕。” 
  受金融危機影響,亞洲地區如韓國等地近期出口均出現大幅下滑。我國出口雖然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但下降的幅度仍控制在3個百分點內。 
  “我國出口的下降幅度好于預期,是由于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比較對路的措施,也是由目前所處的工業化階段和經濟結構決定的,我國和歐美國家的產品互補性比較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說。 
  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加速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形勢,我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上調出口退稅、放松信貸、取消或降低關稅等措施,特別是連續四次上調出口退稅率,以扶持外貿企業,穩定外部需求。 
  統計數字表明,鼓勵出口的政策已開始顯現效果。12月份,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同比增長4.8%,占全部出口總值的比重由前11個月的45.8%升至49%。其中,服裝、塑料制品、箱包和燈具出口均表現為加速增長。 
  馮雷說,我國出口產業已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出口產品也具備較明顯的市場競爭力,國際市場需求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勢頭。當前,需要發揮好自身優勢,更需要抓住危機中蘊藏的機遇。 
  從去年年內四度上調出口退稅率的政策看,盡管外貿增長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但我國政策調整的背后始終貫穿著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外貿產業轉型升級的主線。 
  去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了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7項措施,其中在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明確提出提高部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并強調要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我國不少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挖掘自身發展潛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不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外部需求仍在縮減,今年上半年進出口預計仍處于下滑態勢,下半年如果國際經濟止跌回穩才能明顯好轉。”張軍生分析認為。 
  海關總署4日發布的分析報告也指出,國外需求的萎縮已對我國出口形成了強約束,出口規模將繼續呈現下降態勢。而國外訂單的減少將影響加工貿易進口需求,加上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大幅跳水,國內經濟增長的回落,進口跌幅在短期內將顯著高于出口。預計今年進出口下滑的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全年增速可能放緩至5%左右。 
  近年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超過60%。從去年初提出“保持出口平穩增長”,到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正試圖通過穩定外貿來避免經濟增速放緩過快。 
  張軍生表示,目前我國采取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力度已經很大,對外貿的影響也正在逐漸顯現。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內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我國經過30年發展已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國內市場縱深也比較大,盡管進出口可能還會下滑甚至負增長,但我國有應對危機的能力,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馮雷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