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動產業升級 物流軟件關鍵在管理提速
2009-12-31 16: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國內最大的物流管理軟件廠商推出了國內第一款標準化運輸管理軟件博科TMS,總結并提煉了嘉里大通、山東榮慶等多家大、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與思想。涉及基礎資料、運力管理、運輸管理、財務管理、系統管理五大方面,涵蓋了倉儲堆場、貨代配送、小件快運、集裝箱運輸、水路運輸、普貨運輸、危貨運輸、超大超高件運輸等多種業務形態,支持整車、零擔、配送等多種運輸模式,幫助專業從事第三方物流的運輸企業全面管控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并延伸企業供應鏈管理,從而讓企業管理提速。
信息化推動產業升級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客戶交貨期的縮短、企業對物流外包認識的提高等,讓中國物流業一連數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中國的物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而這也直接催生了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點,就是實現和物流企業的緊密集成。
物流外包已經成為趨勢,分離外包物流業務的行業已經從家電、電子、快速消費品等向鋼鐵、建材、煤炭等上游企業擴展,多數大型企業有了獨立的物流公司。外包的環節也由銷售物流向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回收物流滲透,外包的方式由簡單的倉儲、運輸業務外包向供應鏈一體化延伸
外包的縱深化發展,使得企業能專注于核心競爭力,但企業對物流的掌控要求卻并未因此而改變,因為物流貫穿了產品的流動過程,是關系企業生存的重要條件,企業必須實時掌控物流過程以及物流中的任何變動,而電話、傳真等傳統手段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企業必須要實現基于信息化的現代物流管理,讓物流管理提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曾表示,物流業的發展與物流信息化息息相關。以構建現代物流業為抓手,推動中國的制造服務業發展,從而帶動其他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ZARA速度給我們的啟示
加快物流企業信息化步伐已經成為物流企業刻不容緩的工作。如何利用信息化讓物流管理提速,應該是物流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面,西班牙著名時尚品牌ZARA給了我們啟示,ZARA速度背后是其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被譽為時裝殺手的ZARA在全球范圍內保持著最塊的15天前導時間。國內服裝企業通常為90-120天左右。就是這最快的速度,讓ZARA享有了“全球最快的時尚跟隨者”的稱謂。在ZARA速度的背后,是我們看不見的信息化的支撐。ZARA的供應鏈終端每一位門店經理都有一部特別定制的PDA,通過這臺聯網的PDA他們可以直接向總部下訂單,總部可以直接掌握每一門店的銷售情況,同時也可以和總部產品經理及時溝通。這樣就可以做到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
某專業人士說:“物流信息化帶來的好處就是將物流企業的運營效率提高到難以想象的程度。信息化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將會徹底改變物流的面貌甚至影響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有利于協調生產、銷售、運輸與存儲的開展。同時,信息化也是實現企業國際化的基礎。”
速度經濟
美國經濟學家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提出了“速度經濟”概念,意思是“因迅速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而帶來超額利潤的經濟”。
前幾年,一講到速度對市場競爭的重要性,人們就會想到IT行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全球最大的網絡數據傳輸公司——思科系統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說,在新經濟中,“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硅谷流行一句話,“速度是神,時間是鬼”。
其實,對于物流業而言,速度同樣重要。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物流周轉速度方面以及產業化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我國目前每萬元GDP產生的運輸量為4972噸公里,而美國和日本這一指標分別為870噸公里和700噸公里。
眾所周知,物流速度由運輸工具和管理工具及天氣因素所決定。傳統觀念只注重運輸工具上提高物流速度,現代觀念則同時注重管理工具。為此,物流管理軟件廠商憑借多年來在物流軟件領域的耕耘,綜合并總結了嘉里大通、山東榮慶等多家大、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與思想,推出了首款標準化運輸管理軟件。該物流管理軟件廠商董事長說:“在速度經濟時代,加快物流業反映速度是關鍵策略。而加快物流業反映速度取決于自身的管理提速,自身管理提速的制勝關鍵在于成熟的物流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