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征稅創紀錄 石家莊破150億
2009-12-31 16: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截至12月25日,石家莊海關征收稅款首破150億元大關,達到153.18億元,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石家莊海關一手抓服務經濟,一手抓稅收增長,努力完善職能管理手段,深入推進綜合治稅,嚴格落實依法征管,確保稅款應收盡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河北省加工貿易業務量出現下降,部分企業經營困難。1~11月份,石家莊海關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38.6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6.96%。為了幫助出口困難大的加工貿易企業盡快走出困境,石家莊海關加快加工貿易備案審批速度,擴大加工貿易聯網監管企業范圍,推廣加工貿易手冊電子化,不斷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積極宣傳保稅物流政策,提高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審批效率,引導企業拓展保稅物流業務,1~11月,保稅倉庫內銷貨運量28.24萬噸,同比增長了458%,貨值5190萬美元,同比增長85%。立足于風險監控和風險分析,擴大聯網監管企業范圍,企業可通過網絡向海關報備、報關、報核,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辦理效率,適應了加工貿易企業現代化經營運作規律。1~11月,26家聯網監管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值16.66億美元,同比增長29%,占關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43.1%。
推行加工貿易內銷便利化各項措施,設立內銷審批綠色通道,優先受理企業內銷申請,同時對于內銷量大的企業,指定專人跟蹤指導辦理;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允許在內銷當月內向海關集中一次辦理《加工貿易內銷批準證》范圍內的保稅貨物內銷申報手續,縮短辦理內銷手續時間。1~11月,加工貿易內銷征稅1.15億元,同比增長55.13%,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大力推廣區域通關模式,實施以“拓展合作口岸、拓展參與企業”為目標的“兩拓”工作。11月25日,石家莊海關與大連海關簽署了《區域通關改革聯系配合辦法》,華北與東北兩地海關的聯姻,使兩地區企業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新模式就可辦理海關通關手續,通關時間縮短一半。目前,石家莊海關已經與天津、青島等5個口岸海關簽署了區域通關合作協議,方便河北企業貨物在口岸快進快出。作為沿海海關,充分發揮河北港口對內陸腹地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同呼和浩特、沈陽等3個海關簽署區域通關合作協議,為內陸企業提供高效通關服務。同時,加大區域通關政策宣講,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這種新模式通關。目前,享受區域通關待遇的企業已經達到117家,1~11月,監管貨運量達688.20萬噸,同比增長了17.67%,征收稅額9.88億元,同比增長了12.31%。
區域通關業務大幅增長的同時,在異地通關納稅企業逐年增多,為進一步營造快速便捷的通關環境,方便企業納稅,石家莊海關進一步加強了同各商業銀行的聯系配合,加大了網上支付稅款業務的推廣應用力度。目前,已與9家銀行簽約,為76家企業開通網上支付業務,全年通過網上支付稅款4.33億元,同比增長了11%。
為進一步從內部挖潛,完善職能管理手段,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水平,石家莊海關積極構建業務職能監控全覆蓋體系,建立完善了風險部門防控全關、職能部門監控一類、業務現場自控一區的監控機制,對業務運行的質量與效率每日實時監控,實行指標化考核管理,有效解決了業務量快速增長與管理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1~11月,石家莊海關海運進出口當日放行率均達到100%,進口通關作業時間1.88小時,出口通關作業時間0.80小時,業務運行質量和效率持續向好。
在不斷提高通關效率的同時,石家莊海關努力提升防范和打擊走私違規行為的整體效能。進一步加強常規稽查、驗證稽查和專項稽查力度,對重點敏感商品、主要稅源商品和風險商品開展貿易調查工作,開展了“運輸相關費用”、“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皮革化工品”等專項稽查行動,提高后續管理效能。1~11月,石家莊海關共稽查和自查企業62家,補征稅款4382萬元,同比增長了74.4%,有效地規范了企業經營行為。
針對河北地區實際情況,確立了以打擊貨運渠道走私為主攻方向,兼顧加工貿易、減免稅、旅檢等其他涉稅渠道,嚴密防范海上及非設關地偷運走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來,共立案走私違規案件24起,案值1.08億元,涉稅641.23萬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58倍和1.45倍。其中,在4月至11月,持續開展的葡萄酒進口企業專項核查整治行動中,刑事立案1起,查辦走私行為案件2起,案值總計831.53萬元,涉稅109.51萬元,有力地規范了行業進出口秩序。12月24日,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某公司走私葡萄酒案作出有罪判決,該公司被判處罰金150萬元,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期執行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