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要建立功能型都市圈
2009-12-29 2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東要當排頭兵,不僅僅是GDP上領先,更要在整個中國創新發展理念上走在前面。廣東下一步的發展,基礎在工業文明,成敗在知識經濟。金融危機中有人說工業文明很重要,要退回制造業,這都是荒唐的言論。珠三角要建立功能型都市圈,而不只是制造業基地,這樣才能走向高端,在整個國際大區域里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今年年初,廣東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研究員曾就如何更好地貫徹實施《規劃綱要》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他將其概括為在戰略思維上找好“三個支點”。
第一個支點是要告別過去,即要從沉湎于過去的輝煌成就的心態中徹底解放出來,并告別過去的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第二個支點要著眼于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來謀劃珠三角下一步的發展,具體來說就是珠三角要在2020年率先實現中等發達的現代化。而面向世界則將珠三角發展為世界級都市圈。
梁桂全認為,在新月形經濟帶里,大珠三角北接泛珠三角、東面通過海峽西岸經濟區連通長三角乃至東北亞,東南與東盟相鄰,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緣位置。因此,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各個地區的領導們應該以超前的眼光、以國際的視野來謀劃本地區的發展,當前要特別重視推進粵港澳更緊密的合作。
一年來,廣東在實施《規劃綱要》的效果如何?對下一步有何建議?梁桂全近日就這些問題再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珠三角要當團體冠軍
南方日報:您對《珠三角發展綱要》實施一年來的工作怎樣評價?
梁桂全:首先,我認為在思想認識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兩點:一是讓珠三角的領導意識到了要擺脫傳統的路徑,正視和面對新的問題,尋找新的發展思路。這一點已經基本形成了共識,不像以前大家覺得我們GDP增長這么快,不需要做轉變。二是珠三角從過去的單打冠軍到當團體冠軍,這一思想成為了共識,表現為一些區域的合作。如廣佛經濟圈的建設,今年以來兩地在合作上較容易達成共識,相比以往從地區利益出發有了很大變化。
其次,在面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何進行產業升級,提升珠三角。給我影響很深的是珠江西岸,特別是佛山地區。佛山地區在思考如何提升民營企業,如何通過引進去促進產業的升級,已經引起了很大關注。東莞的壓力最大,深圳最早開始在考慮如何繼續深化,薄弱環節像江門也在做,這樣整體上有了一個良好格局。
再次,這種改革意識和改革力度,去年底開始到今年,改革的自覺性和力度很大,最明顯是在順德和深圳。大部制改革,在現實中產生效能還要很長時間的探索,甚至還涉及到官員和公務員素質的提高。
最后,珠三角規劃的出臺,對社會有很強滲透力,它能向商界、社會、市民滲透。甚至連樓市買房都是以珠三角的視野去買房,而不再以哪個市為限。
珠三角不僅僅是制造業基地
南方日報:您對《綱要》的下一步落實工作有哪些意見?
梁桂全:廣東要當排頭兵,不僅僅是GDP上領先,更要在整個中國創新發展理念上走在前面。廣東下一步的發展,基礎在工業文明,成敗在知識經濟。金融危機中有人說工業文明很重要,要退回制造業,這都是荒唐的言論。珠三角要建立功能型都市圈,而不只是制造業基地,這樣才能走向高端,在整個國際大區域里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南方日報:隨著《綱要》的實施,目前已有一些大型項目落戶廣東,你對這些項目的落戶有什么看法?它們對廣東經濟會有怎樣的作用?
梁桂全:廣東需要有一批大型項目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支撐點,但對于大項目也有選擇取向問題。一種是策略型選擇,主要考慮盈利。另一種是戰略型選擇,這種選擇一是這一地區產業提升需要有這個項目來配套,二是考慮到項目具有縱深度很長的變革能力和持續能力。
廣東要多搞戰略性項目,但也不排斥效益很好的策略性項目。但政府要注意轉變思維,不能只看到大項目的稅收、GDP的貢獻,還要看到其他后續影響。
我認為,大項目中對整個珠三角產業具有重大提升作用的要放在珠三角,其他可以放在其余地區。這樣在騰出地方給珠三角其他產業的同時,也有利于保護環境,形成大的功能城市圈,以吸引更多投資者。第二個作用在于區域協調發展,在這方面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是很重要的。
廣東要加強發展中介服務業
南方日報:目前國家在發展布局上對各地區都有了明確的規劃,你認為珠三角在這整個布局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梁桂全:這當一國或地區的生產力越過自身可容納的空間后,就要走向擴張。中國經濟發展目前就面臨這樣的趨勢。而2002年廣東已進入這一階段,先是商品輸出,繼而是技術和文化的輸出。中國的輸出就是在全球重新布局我們的產業鏈。第一個趨勢是輸往東南亞,后來可能延伸到非洲、南美、中東甚至印度。這種輸出使得國內外經濟體進行大接拼,會產生非常多服務功能。如國際結算業務、物流,很多中介服務業會出現,多功能都會圈最重要的主體就是這些服務業。廣東在這方面還比較弱,要加強發展這些中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