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加快一系列對接工程建設
2009-12-28 22: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中國和東盟10國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自貿區建成將使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也使廣西的全方位開放邁進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為了配合自貿區戰略的實施,廣西正加快一系列對接工程的建設。
12月4日,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一期工程通過預驗收。據悉,該工程建設創造了“三個最”:從獲批到預驗收僅用288天,在全國保稅物流中心建設中,用時最短;平均“2.6天一層樓”,樓層建設最快;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無水港”。
除了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欽州保稅港區定于年底封關運轉,崇左市憑祥綜合保稅區也正全面推進工程建設。加上此前已建成的北海出口加工區,廣西成為同時擁有保稅物流中心、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省區,對外開放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從構想到建成,歷時9載。在這期間,廣西既是積極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連續6年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惟一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主題的國際經貿盛會。廣西博覽事務局局長鄭軍健說,6年來,中國—東盟博覽會成果豐碩,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交流的平臺和橋梁、自貿區建設的“助推器”、“加速器”,有力地推動了自貿區從共識走向行動,走向務實,走向共贏。
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帶動下,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2004年博覽會舉辦當年,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提前一年突破1000億美元,2007年雙邊貿易額提前3年突破2000億美元。2008年,雙邊貿易額達2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4%。
為了加快沿海地區的開放開發并助推自貿區建設,廣西作出了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決策。2008年1月,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將為自貿區的建設發展發揮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對接東盟的國際通道作用、交流合作橋梁作用、開放平臺作用和多區域合作的虛擬中心與匯合點作用。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經成為區域內的亮點。經濟區內石化、鋼鐵、林漿紙、核電、鋁加工、糧食加工、電子信息等產業基地建設突飛猛進,金融、物流、旅游、信息、會展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也迅速升溫。
此外,為了推進區域合作,廣西投巨資著手打造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從去年開始,已陸續開工建設了南寧至廣州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等鐵路項目,以及六寨至河池、宜州至河池、玉林至北海鐵山港、崇左至欽州等4條高速公路,另有全州至興安、岑溪至興業、桂林至陽朔、鐘山至馬江等4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008年,廣西提出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沿江基礎設施、航運等項目已經在熱火朝天地開工建設中,到2012年,西江新增內河港口吞吐能力超過7000萬噸,總吞吐能力達到1億噸以上。
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對廣西來說是又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標志著廣西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的新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飚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西將認真籌備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繼續承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等,為自貿區建設更好地發揮交流合作平臺的作用;積極參與和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等多區域合作,積極擴大廣西與東盟國家在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快構建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對東盟合作的政策體系;全力加快廣西北部灣經濟開放開發,積極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