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貿易保護,中國為何受傷最深

2009-12-26 11: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導致世界經濟滑坡以來,“貿易保護”再度成為國際輿論熱點。就全球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嚴重的貿易對抗并未出現。但中國似乎是個例外。2009年,中國遭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均大量增加。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中國在貿易保護中最易受傷,而且傷得最深?   最大受害國
  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下設的全球貿易預警處12月15日發布報告說,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受害國。過去八九年中,中國對外貿易額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去年出口占全球出口量超過8%。因此中國遭遇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也在意料之中。但中國以占全球出口8%的貿易地位遭遇了全球35%的反傾銷和71%的反補貼措施,顯然比例失調。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困擾,更有內部因素。
  內外因交織
  從外部原因來看,首先是各國失業率上升,弱勢群體往往訴諸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出口產品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中處于較低一端,低成本優勢的出口產品沖擊進口國中下層制造業,而這一階層往往是推動貿易保護主義最積極的。
  其次,危機過后各國對經濟增長模式進行調整。比如,奧巴馬表示,美國經濟要從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轉向出口推動型增長模式。目前美國力推的“經濟再平衡”關鍵體現在“貿易再平衡”,這必然要求美國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鑒于中國是美國貿易逆差主要來源國,“中國制造”必然成為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目標。
  從內部看,中國長期以來的出口導向、大進大出、低成本和低價格競爭,使中國產品更容易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靶子”。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密集的行業集中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紡織,而這些都是中國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粗放的出口方式再加上非市場經濟地位,自然讓中國成為貿易保護的眾矢之的。”
  應對策略少
  此外,中國在應對策略上經驗不足也助長了別國的對華貿易保護。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在與他國的貿易爭端中較少使用報復措施。從企業層面看,當遭到別國調查或實施時,往往認識不足,應訴不力,甚至根本不去應訴,從而給人造成中國企業軟弱可欺的印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