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西部大開發10年公路水路交通發展情況

2009-12-25 12: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中央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我部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行動快、措施實、效果顯著,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發生了深刻變化,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疆穩定、民族團結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加強規劃指導,為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是行動的先導。在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部署后,我部立即啟動了相關規劃的編制工作。根據西部地區交通發展的特點和需求,編制印發了《加快西部地區公路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和《西部地區內河航運發展規劃綱要》,作為加快西部地區公路建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明確了西部地區公路水路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為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隨后,又印發了《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建設規劃》和《關于印發西部地區十五公路建設規劃目標的通知》,西部地區各省(市、區)交通主管部門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編制了本地區的“十五”公路水路建設發展規劃,使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得以科學、有序、協調開展。 
  “十一五”以來,我部陸續編制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交通長遠發展規劃體系,增強了全國和西部地區區域性交通發展的系統性、前瞻性和科學性,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黨的十七大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我部按此要求,配合國家發改委開展了促進新疆、寧夏、廣西、甘肅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參加了對西藏和青海等地區的專項調研,提出了加快各地區交通發展的思路及相關支持措施;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建設統籌城鄉交通發展改革實驗區的合作協議》,結合關中―天水經濟區、云南省興邊富民工程、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實驗區等相關規劃,對所涉及的公路水路建設項目予以了積極支持。 
  二、出臺扶持政策,加強政策引導,為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為切實解決西部地區交通建設資金難的問題,我部對西部地區公路水路建設項目實施傾斜的差異化資金補助標準,在高速公路、通縣及縣際油路、國省道改造、農村公路建設以及內河航運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重點公路方面,部專項資金補助標準是中、東部地區的1.3~1.8倍,水運建設項目為1.2~1.5倍。考慮到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及貧困地區財政困難的實際情況,從2009年開始,對西部“少邊窮”地區建制村通公路補助標準提高了1倍(由10萬元/公里提高到了20萬元/公里)。積極鼓勵西部地區交通部門建設航電樞紐,“十五”和“十一五”我部用于西部地區航電樞紐的投資是其它地區總數的1.5倍。“十一五”期,在停止對沿海港口和東部內河港口碼頭設施建設安排中央投資的情況下,對西部地區的內河港口建設實行特殊政策,依然給予資金支持。 
  在年度計劃的安排上,在中央車購稅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優先考慮西部地區的項目安排。上述傾斜性投資政策緩解了西部地區交通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調動了地方政府積極性。西部各省(市、區)也有針對性地制訂了區域性傾斜與優惠政策,重點扶持經濟落后、交通發展落后及交通需求最為急切的地區,有效地推動了公路水路交通建設與發展。 
  三、十年來公路水路交通發展成就(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 
  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386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到1999年50年完成投資總和的5.4倍,交通建設完成投資之巨,增長幅度之快,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公路網結構日趨優化。按照“規模充分、功能完善、等級合理、形態穩定”的公路網建設與發展目標,西部開發以來,公路通車里程快速增加,由1999年的53.3萬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2.1萬公里;路網覆蓋范圍明顯擴大,公路網密度由7.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6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網等級不斷提高,高速公路里程由2529公里增加到16456公里,二級以上公路里程由35131公里提高到99478公里。 
  ――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隨著《國道主干線建設規劃》、《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建設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的實施推進,自2000年以來,西部地區國道主干線、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發展。到2008年底,西部地區國道主干線全部建成;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規劃里程15832公里,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86.3%的路段已經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西部地區規劃里程35907公里,已建成15493公里,占43%,在建6189公里,占17.2%。西部地區橫連東西、縱貫南北、通江達海、聯結周邊的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西部地區干線公路的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的交通及經濟聯系明顯加強。 
  ――農村公路建設成就顯著。加強西部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是構建西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西部開發以來,農村公路得到了快速發展,2008年底,鄉鎮、建制村公路通達率分別達到的98.3%和81.2%,鄉鎮、建制村公路通暢率分別達到的77.5%和35.0%。西部農村地區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許多農民群眾擺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走上了瀝青路或水泥路,顯著改變了西部地區末梢路網落后的局面。 
  ――內河水運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十年來,西部地區內河水運基礎設施面貌改善明顯,建設成效顯著。長江上游已達到三級航道標準,西江航運干線已達到三級及以上航道標準,嘉陵江、右江航電結合、梯級開發穩步推進,紅水河、右江復航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港口和庫區水運基礎設施較大改觀,重慶、瀘州、貴港等港口建成一批內河集裝箱、大宗散貨和汽車滾裝專業化泊位,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初具規模,庫區和山區群眾水上出行及運輸條件極大改善。 
  ――廣西自治區沿海港口建設穩步推進。經過西部大開發10年的建設發展,廣西區沿海港口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港口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形成了防城港港為綜合性樞紐港、欽州港企業專用碼頭和公用碼頭共同發展、北海港以商貿旅游功能為主的格局。2008年廣西沿海港口共有各類生產性泊位205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40個。沿海港口的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對重大產業布局和臨港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公路水路交通運量大幅提升。 
  隨著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路水路運輸獲得了長足發展。公路水路運輸量持續快速增長,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公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從25.9億噸、1581.2億噸公里增長到49.6億噸、7101.8億噸公里,增長了1.9倍和4.5倍;內河水運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從1999年的0.55億噸、180億噸公里,增長到2億噸、1199.8億噸公里,增長了3.6倍和6.6倍。廣西區沿海港口吞吐量由2000年的1288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5828萬噸,年均增長44%。 
  公路水路運輸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西部地區公路運輸車輛逐漸向大型化、專用化、廂式化發展,推動了西部地區快速客運、快速貨運、公路集裝箱運輸以及現代物流業的迅速崛起,推動了傳統客貨運輸向新型現代化的客貨運輸發展;安全性更高、運輸能力更強的機動船舶得到大力發展,運輸條件和可靠性顯著增強。公路水路運輸逐步實現向快捷、舒適、安全、高效轉變,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交通運輸網絡正在加快形成。 
  (三)公路水路交通對經濟社會的支持保障作用更加顯著。 
  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的快速發展,為改善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環境、支撐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老少邊窮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 
  西部開發以來,國道主干線和西部省際通道的快速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帶和產業帶的形成,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呼包―包蘭經濟帶、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和南貴昆經濟區四條重點經濟帶在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帶動下逐步凸現。隨著作為新亞歐大陸橋復線的連霍高速公路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設和貫通,有力推動了西部地區開放開發,對重大產業布局和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地區通縣公路、縣際及農村公路建設、“通達工程”、“通暢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極大改善了西部地區農村生產和生活基礎設施條件,為西部地區扶貧開發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網絡的完善,對于提高國防保障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應付突發事件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在保障國家主權、人民財產權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