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解讀檢驗檢疫支持參與地方口岸物流便利化的廈門樣本

2009-12-24 10: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報全管 一通百通 
  ——解讀檢驗檢疫支持參與地方口岸物流便利化的廈門樣本
  本報記者 鄭雨茹 通訊員 林錦斌 蘇志堅 林法戴
  12月18日,入冬的廈門翠意盎然。正在這里召開的“全國檢驗檢疫支持參與地方口岸物流便利化建設現場會”氣氛十分熱烈。
  現場會上,一個特殊的檢區——東渡口岸“檢驗檢疫監管區”;一個虛擬的平臺——在“福建電子口岸”上運行的8個電子檢驗檢疫申報系統,吸引著50名與會代表挑剔的眼睛。
  “‘廈門樣本’在探索進出口貨物‘全申報’‘全監管’的閉環式管理上先行一步,提升了自主把關能力,呼應了現代物流業的大發展。”對于廈門局在地方口岸物流便利化進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專家們最終給予了極高的贊譽。
  創新口岸通檢模式
  “被歐盟、美國等通報或者召回的貨物,70%都是逃避檢驗檢疫出去的。”放眼全球,以捍衛“中國制造”國際形象為己任的質檢人,深深知道70%這個數字背后的把關重責與質量擔當。廈門檢驗檢疫局就此提出了兩個100%的新目標——對廈門檢區所有出口企業實行全備案,對進口商品物流信息實行全申報。
  在信息時代,現代口岸的競爭,已不單單是深水岸線的競爭了。在海峽西岸經濟區著力推進的大通道建設中,口岸部門如何體現作為?降低顯性的運營成本是其一,憑借科學技術和流程優化主動提高通關效率,則更為重要。
  口岸物流便利化,電子口岸是重要環節之一。廈門局從一開始就本著“共建、共管、共享”原則主動融入福建電子口岸。其目標直指多年來提速、減負、增效和嚴密監管的口岸困局。
  破解電子監管難題
  “檢驗檢疫監管區”這個特殊檢區概念的提出和建設,是這次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此前,由于缺乏相對獨立、物流信息可控的監管區,檢驗檢疫人員只能隨企業確定地點,到處分散施檢、逐家按序完成,大量時間被浪費在路途中。這樣,往往一個工作小組后面跟著一批候檢企業的車隊,一位工作人員日均驗貨至多五六票。
  針對檢驗檢疫部門在口岸協調把關、現場查驗、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廈門局自2007年6月正式啟動改革試點。以口岸電子平臺為依托,全面推廣“監管區集中查驗為主、非監管區查驗為輔,全申報、全監管,應用電子閘口、實施閉環管理”的新模式。
  信息化建設放大了改革效應。經過努力,由國家質檢總局開發的海港版快速查驗系統,升級改版為“海港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電子閘口系統”,與福建電子口岸平臺相銜接并在東渡運行成功。到目前共有8個業務系統在“電子口岸”平臺上穩定運行。該系統通過流程優化、流程再造,變串聯作業為并聯作業,逐步取消了紙質單證,實現流程最優、流程最快。既有力地促進電子檢驗檢疫系統全面提升,便利口岸物流,也解決了與海關信息源不對稱、與企業信息不對接問題,實現了多方共贏。
  率先構建雙信息放行
  廈門外代報關行劉春秀女士算了一筆賬。現在,由檢驗檢疫部門直接發出派查信息,碼頭第一時間安排吊柜后,檢驗檢疫部門派人實施現場查驗,合格的即時放行。平均每票貨物至少可為企業節省交通成本50元、人工成本100元。按此計算,僅東渡口岸試點區域已為企業節省直接成本3000萬元以上。加上口岸物流時效等間接成本,可為企業減負超過1億元。
  現在,只需輕點鼠標,各口岸部門可瞬間共享12000多家外貿企業的電子數據。檢驗檢疫機構與海關雙信息指令放行機制借此平臺實現。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入境電子閘口,檢驗檢疫人員接收了一家船代公司當天發來的520條艙單信息,系統自動審核、自動比對,布控指令與碼頭放行信息捆綁,整個流程不過3分鐘。
  據統計,今年截至11月底,廈門港貨物吞吐量完成1.01億噸,躋身億噸大港行列;集裝箱年吞吐能力達到637萬標箱,跨入全球集裝箱港口前19強。在海峽西岸的港口布局中,廈門港繼續保持著“龍頭港”地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