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基本藥物首輪招標 藥品配送權爭奪戰打響

2009-12-21 19: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臨到歲末,國家新醫改的基礎性政策——基本藥物制度已經按照文件要求在試點省份漸次鋪開,全國30%的基層醫療機構正在過渡到基本藥物的框架之內。之前備受矚目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也隨著配套文件的出臺而進入嶄新的階段。隨著江蘇、云南、浙江、河南、黑龍江等地的開標,基本藥品配送權的爭奪戰已經在各地打響。業內人士認為,基本藥物配送權之爭將左右醫藥商業未來的走向。

  招標政策“百花齊放”

  “目前,各地方招標辦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的要求都不一樣。”對藥品招標深有研究的耿鴻武,現在已是九州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他如此簡潔地評價各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基本藥物招標。

  記者隨后瀏覽了幾個已經開標省份的招標文件,發現各地對基本藥物配送商的要求各不相同。

  河南省在《河南省衛生廳關于申報2009年基本藥物配送企業招標資質的通知》和《河南省2009年基本藥物配送企業招標公告》中規定,參加河南2009年基本藥物配送企業招標工作的經營企業,必須在省內具備覆蓋配送范圍的運輸能力;具備與配送藥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具備藥品配送網絡服務信息平臺;擁有與配送藥品相適應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商業信譽良好,兩年內無嚴重違法、違規記錄。陜西省在《開展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三統一”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明確要求:企業的藥品年銷售總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具有與配送藥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機構和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具有與配送藥品相適應的現代物流設施設備,倉儲面積不小于1500平方米(其中,冷藏庫不小于40立方米)、藥品儲存能力在3000個以上品種、配送品種倉儲率達到90%以上;具有覆蓋轄區配送范圍的運輸能力,配送車輛不少于15輛等。山東省則要求配送企業倉儲面積要達到1萬平方米,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有40畝物流規劃自由土地……除此以外,記者還了解到,各地招標辦對入圍配送企業的數量也相差甚遠,有的省規定入圍企業為3~5家,有的省則要求15家,有的省則有四五十家,還有的甚至達上百家。

  衛生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基本藥物)由生產企業或委托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向醫療機構直接配送,原則上只允許委托一次。”而《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中規定: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基本藥物,實行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采購。由招標選擇的藥品生產企業、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或具備條件的其他企業統一配送。

  業內人士認為,構成地方招標政策各不相同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留有空間,文件不甚明確;另一方面,各地對相關文件的理解有深有淺。再加上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差異很大,因此招標政策難免帶有地方色彩。衛生部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曾表示,我國各地方發展水平差異很大,醫保報銷籌資水平不同,集中采購的一些藥品品種也會有些差別,國家制定統一的招標采購政策不能適應各地的實際情況,因此決定以省級為單位進行統一招標采購,以減少制度設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面對各地基本藥物招標工作的先后開標,各企業負責招標的人員都繃緊了神經,同時對各地招投標工作中的一些問題也產生了質疑。

  耿鴻武表示,目前商業企業對基本藥物配送招標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入圍的要求上,各地對入圍企業的要求相差太大。他說,有的省份對配送企業進行了量化考核,規定了倉儲面積、年銷售額、配送半徑等具體指標,而有的省份則比較籠統,看不到量化的痕跡。這就導致各地拿到基本藥物配送權的商業企業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省份由于標準高,入圍企業數量少,企業水平較高;有的省份標準低,入圍企業多,企業水平就比較低。這就使得公平性大打折扣。齊魯羅欣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欒遠東表示,招標辦實行量化考核,會使一些經營能力差的中小商業企業無緣基本藥物配送蛋糕;而如果沒有量化的指標,招標就會很難控制。

  由于地區差異,招標中還產生了新的問題:按照基本藥物制度相關文件的要求,基本藥物只允許生產企業委托配送一次,這就意味著受委托的商業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實力。而在招標配送標準低的省份,由于入圍的商業企業能力有限,生產企業必須選擇多個配送商才能實現一次委托,使得配送成本大幅增加。這就背離了基本藥物制度試圖通過壓縮渠道周轉費用降低藥價的初衷。

  事實上,近兩年來,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流通成本已經開始自覺歸攏渠道,通常一個生產企業在一個省份的一級代理商也就3~5家,而外資企業在全國的一級代理也要二三十家。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基本藥物配送招標不提高配送企業的入圍門檻,未來生產企業的銷售渠道將面臨高成本的倒退局面,也會給地方保護和權力尋租留下空間。

  據業內反映,目前各地招標中與基本藥物制度相關規定有出入的另一點是生產企業的委托配送環節。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基本藥物的配送由招標選擇的藥品生產企業、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或具備條件的其他企業統一配送。但是欒遠東說,目前從各地的開標情況看,各省都是對配送商進行統一招標,生產企業只能在中標的配送商中尋找合作伙伴,而不能自己尋找配送商。對此,一位人士直言不諱,商業企業是否拿到配送權,生產企業說了不算,當地招標辦和醫療單位說了才算。各醫療機構都有自己的配送商,商業企業拿到醫療機構的開戶權也就意味著擁有強勢的終端,而擁有多個醫療機構開戶終端,無疑給爭奪配送權增加了籌碼。

  耿鴻武認為,試圖通過壓縮流通渠道成本降低藥品價格是極為有限的,從零售藥店的藥品價格可以看出,流通渠道成本已經不是藥價虛高的罪魁禍首,真正的虛高在于醫療機構加價、返點和大處方上。從實際情況來看,基本藥物的配送生產企業只委托一次,在重慶、四川等地形復雜的地區操作起來尤為困難,原來的醫藥商業做不到“一票制”,現在的生產企業更做不到。而如果按照一次委托配送來執行,渠道成本不僅不會被壓縮,而且會大幅度提高。


配送權爭奪激烈

  基本藥物目錄發布后,業內外就對醫藥商業企業的前途充滿揣測,如今各地的基本藥物配送招標浮出水面后,醫藥商業的未來也逐漸清晰起來。

  國藥控股運營管理部高級顧問干榮富認為,新醫改后國家各項政策都體現了對大商業企業的利好,無論是統一配送還是定點生產,大型商業企業都充滿了機會,“大商業會推動行業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

  近年來,國內最大的醫藥商業企業——國藥控股加緊了在全國的布局。到目前為止,在國藥控股的全國棋盤上,廣州、天津、河南、湖北、新疆等地已經有了“落子”。最近,國藥控股又在跟福建的3家醫藥商業企業洽談合作,試圖進入福建市場。而另一家中央企業——華潤集團也在醫藥商業領域伺機出手。然而,這一切并不代表大商業高枕無憂。深圳星銀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澤曾經表示,大型醫藥公司很容易拿到藥品配送權,但它在地區市場的配送能力還是不夠,中小企業可能成為二級配送商,從而形成大企業爭奪一級配送權、中小商業再爭二級配送權的局面。從現在基本藥物省級配送招標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選擇地方企業的現象非常普遍。大商業如果在地方沒有終端市場,即使拿到了配送權,也要尋找二級配送。這也就不難理解國藥控股對全國布局的迫切。

  而像九州通這樣以快批起家的全國性商業企業,現在卻走到了十字路口——由于缺乏醫療終端資源,它在各地招標中的優勢并不明顯。

  相對于大型商業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態勢,地區性龍頭商業公司則成為省級招標的最大贏家。這些商業公司一般具有國企背景,在地方有很深的人脈和醫療機構終端資源,近年來經過改制后股權結構靈活,有著民營企業的活力,在省級招標中,地方政府對他們的傾斜政策非常明顯,有的地方招標政策甚至是為其“量身定做”。然而,正是地方保護嚴密,也使得這些地區龍頭企業的成長空間受到限制,跨地域爭奪配送權很難實現。


 對于中小商業企業來說,在省級招標配送權的爭奪中同樣存在機會。因為小商業可能在某一區域精耕細作,在大商業和地區龍頭延伸不到的地方生存下去。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大型醫藥商業、地區龍頭企業和中小商業公司在渠道中的表現:“大商業和龍頭企業吃表面的肉,中小商業吃邊角的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各地涌現出了不少商業聯盟。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醫藥商業企業為了適應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帶來的行業生存環境的變化而采取的應對措施。在目前的招標政策下,生產企業直接參與省一級招標確定采購品種,配送商的選擇同樣由省級招標產生。但是根據目前各地的招標文件,配送商的遴選仍以地、市、區域為單位,即在每個地級市或區域選擇幾家配送商。企業在中標成為某一區域的配送商之后,才有進一步被上游生產企業選擇的資格。在擁有生產企業的品種配送資格后,才有對下游終端進行配送的可能性。因此,擁有區域配送資格的流通企業將面臨生產企業的篩選。對于生產企業而言,如果在同一個省份多個地區選擇一級配送商,不僅費時、費力且難于管理,所以會更傾向于選擇大型商業企業,顯然這對中小型商業企業是個挑戰。這也是目前流通企業之所以“抱團”形成聯盟的原因。

  “未來中小商業企業的命運還是危機四伏的,目前才是變革的開始,是一個過渡階段。因為各項政策都利好優勢企業。”欒遠東說。楊澤認為,配送權首先是優先權,配送利潤雖然不高,但如果政策執行得好,相當于有了穩定的固定收入。但現實問題是,如果商業企業自身功能不完善、覆蓋能力不夠,配送成本會很高。

  基本藥物招標采購的配送權之爭,本質上是一種資格和權利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沒有誰會主動放棄,而最終誰能勝出并借勢發展,還要實力說話!(記者 方劍春)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