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2009-12-21 11: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值此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之際,怎樣評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給出了答案:“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刻不容緩這樣的措辭,很容易使人想起毛澤東的一句詩詞:“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的的確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問題,給人的感覺真的是“一萬年太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前的提法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個口號喊了幾十年,但收效甚微,基本的狀況是說的多做的少,是雷聲大雨點小,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就認識到了依賴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傳統模式存在難以為繼的巨大缺陷,當時就提出了擴大內需的發展戰略。但危機過后,經濟發展的傳統模式依然故我,以至于經濟的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政府占有的資源越來越多,居民消費率從1981年的最高點52.5%下降到2008年的35.3%。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問題更加突顯出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我國經濟面臨的不少困難和問題根源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緩慢和滯后,長期以來主要依靠物質投入、外延擴張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的話來說,叫做“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國際市場不可持續;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資源和環境支撐難以為繼;經濟發展技術含量不高,增長方式粗放,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亟待解決”。惟其如此,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需要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明年GDP增長的預期目標定在8%左右,工業和信息化部把明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預期指標定在11%左右,是積極的和實事求是的,體現了經濟工作的著力點不在盲目追求更高的速度,而在下更大功夫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這表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在于轉變工業發展方式。而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涉及到的內容是多方面的——
一是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線,把貫徹落實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主要內容,把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結合起來,把調整產業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高度;
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在哥本哈根大會上,溫家寶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決定,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等行動,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
三是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加強工業行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產能嚴重過剩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確保實現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7%左右的預期指標。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關鍵,是淘汰落后產能,從而為先進產能拓展了增長空間;
四是推進兩化融合,加快把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應用到機械、汽車、船舶、軌道交通、數控機床等制造業中,顯著提升工業產品科技含量和制造水平,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工業生產性服務業;
五是加大研發投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組織實施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強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六是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我國經濟已經回升向好,但民間投資意愿不強。有專家調研發現,現在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一是今年能夠得到貸款的中小企業多數是中等偏上的企業,中等偏下的企業除了企業之間互幫互助外,還要靠35%以上的高利貸維持經營;二是與上世紀90年代企業之間的“三角債”不同,目前是大企業欠小企業的債,國有企業欠民營企業的債,原因是大企業和國有企業在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供貨后,在三個月之后甚至半年之后才付錢。這樣一來,中小企業的資金就非常緊張。
總而言之,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與穩定外需結合起來,把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把推動自主創新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起來,把深化改革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均衡性和協調性。
即將到來的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關鍵在于增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不斷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對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全面勝利、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良好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預祝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