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化危機為轉機贏得新的發展機遇
2009-12-20 11: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也是滿洲里市改革開放經過二十年發展又一個新的起步之年,更是口岸城市應對挑戰壓力拼搏進取的攻堅之年。在這一年里所遭受到的外部壓力、挑戰和沖擊是前所未有的,同時這一年里所激發出的內生動力、智慧和堅韌也是前所未有的。“眾擎易舉、同心鑠金”,正是由于廣大干部群眾在金融危機面前所表現出的空前團結和頑強,以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充分調動和釋放,才使得滿洲里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在這一年里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迅速地扭轉了不利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轉機,從而贏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并取得了一系列難能可貴的發展成果。
今年收獲了中國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09年1月20日,接受了中央文明委的表彰,滿洲里光榮地成為全國24個文明城市(區)中的一員,城市的競爭力和文明程度實現了質的飛躍。與此同時,今年還接待了20多批兄弟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學習考察團,從而又拓開了一個全新的對外宣傳與展示的窗口和平臺,滿洲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得到了詮釋和提升。
中國最大的口岸物流項目——滿洲里新國際貨場建設全面開工。一期投資33億元的新國際貨場建設今年全面鋪開;北京永暉集團投資15億元的環保型洗煤廠和散堆裝貨場、鐵路物流中心、汽車專業貨場、化工危險品儲運貨場等項目均開工建設。目前國際貨場項目已完成投資近10億,施工旺季現場日均作業工程車輛達500臺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滿洲里換裝能力將由現在的不足3000萬噸提升到7000萬噸。
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滿洲里作為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口岸城市,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面對不利影響,積極應對,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滿洲里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措施40條》,共九大類實施細則及暫行辦法,涵蓋了外貿、旅游、工業、城建、民生等各個方面。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促進了相關各行業的發展,成為滿市抵御危機、突破難關的鑰匙,催動了經濟逆勢增長。
呼倫貝爾境內惟一的直達呼倫湖的快速旅游通道——通湖大道竣工通車。總投資2.3億元、總里程50.4公里的通湖大道歷時186天建成使用,滿洲里市區至呼倫湖景區車程由過去的一個小時縮短到18分鐘,實現了旅游觀光、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合理布局與完美結合,為滿市構筑城市大外環公路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充分地拓展了滿市與東部和西部毗鄰區域的互補型經濟發展空間,也為濱湖旅游區的開發建設創造了先決條件。
建成啟用了全國最大的木材電子交易平臺——滿洲里木材交易中心。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木材電子交易市場全面拉開了對區域木材實體市場業務整合的序幕,并從此告別了滿洲里沒有規范的專業木材交易市場的歷史,解決了滿市傳統木材行業商品流通過程中信息不暢、交易風險大、交易成本高、融資不易等問題,極大地促進了我市木材商品流通,推動了木材行業信息化和產業化的深入和升級。
啟動了中俄口岸第一個境外木材加工園區。為突破俄羅斯原木進口所涉及的運輸、關稅、政策等方面的瓶頸制約,滿市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俄羅斯后貝加爾達烏利亞啟動建設了境外木材加工園區項目,明年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境外木材加工園區與滿洲里進口資源加工園區將形成從原木初加工到木材深加工的有效產業連接,互為補充,互為依托,最大限度地規避了外貿政策風險,促進了木材產業的低成本、高效益發展。
中國單體最大的公路口岸新旅檢通關大樓建成啟用。該項目主體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建筑高度24米,總投資1.3億元,主要功能是為滿洲里公路口岸進出境旅客和客車辦理報關、報檢、查驗等手續,內設免稅品商店、咖啡廳和日用品商店等綜合性服務設施。新啟用的公路口岸旅檢通關大樓極大地提升了口岸綜合通過能力,公路口岸的客運通過能力將由目前的每年300萬人次,車輛40萬輛,提升到1000萬人次,120萬輛。
滿洲里國際機場竣工啟用,并正式被國務院批準為國際航空口岸。該項目總投資2.9億元,現已達到4D級標準。此項工程的建成,使滿洲里集鐵路、公路、航空于一體的立體化國際通關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和加強,同時也為提升中俄經貿和旅游層次搭建起了更加堅實的疏運平臺。
一批工業項目投產達效。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穩步實施,圣豐耐磨鑄球、蒙西水泥粉磨廠、鐵北礦擴能改造等項目竣工投產。滿市“貿游立市、工業強市”戰略邁出堅實步伐。
以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的新區建設全面啟動。新行政大樓主體竣工,明年投入使用,新區開發扎實推進。
滿洲里又一標志性建筑——歐式觀光婚禮宮竣工投入使用。該建筑是集旅游觀光、歐式婚禮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它的建成使滿洲里市的人文旅游資源更加豐富,更加富有地區特色。同時也使得滿洲里市的建筑風格更趨多樣性,滿洲里市的旅游景點布局更加合理。
條件設施堪稱自治區一流的滿洲里社會福利中心項目投入運營。該項目是充分體現“發展與惠民”宗旨的重點民生項目之一。它包括敬老院、光榮院、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救助站和附屬設施康體中心、綜合服務辦公樓,設計床位300張,是集“四院一站”為一體的綜合性福利機構。它的投入使用使滿市沒有法定贍養人、沒有固定經濟收入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市民,徹底結束了居住條件簡陋、生活難以保障的歷史。也使得社會救濟和服務功能更加完善,更加體現人性化關懷。
南區棚戶區、北區城中村改造一期全部竣工。為解決滿市南北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于2008年采取政府引導,投資多元的方式實施了南區棚戶區、北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但受金融危機影響,該項目一度進展緩慢。針對于此,今年克服了重重困難,強化對開發企業的服務,協助企業整體銷售,促使企業加大投入、加快推進,終于在今年12月確保了這些項目一期的如期竣工。此舉不僅縮小了鐵路南北差距,體現了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實現社會公平,構建和諧城區的施政理念。而且對于進一步完善城市整體功能、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城市經濟社會更加健康、均衡、全面的發展均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批高檔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開盤。面對金融危機對房地產業的沖擊,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對大型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重點服務,有效遏止了房地產業下滑勢頭,保持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達新天地、裕龍園區、口岸家園等一批高檔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開盤,這批高檔次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如期竣工,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北區商住檔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來滿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市場的繁榮和穩定。
實施了一系列為民辦實事工程。結合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把加大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加大促進就業服務力度、強化“菜籃子”工程確立為今年滿市為民辦實事的主抓手,重點加以推進和落實。加大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力度,設立了醫療衛生專項基金,在全國范圍內選聘了市第一醫院院長,與北京朝陽醫院、黑龍江省醫院建立了長期醫療合作關系,醫療硬件設施、技術及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強化教育基礎條件的改善,內大滿洲里學院二期建設進展順利,今年錄取新生569人,第三中學等學校新、改、擴建項目如期竣工;強化就業服務,實施了千名大學生就業工程、低收入群體就業工程等促進就業的措施和辦法;實施了“菜籃子”工程,設立了專項基金用于種養基地建設、市場調節、穩定供應和低保家庭的菜金補助,在市區建立了四家農貿市場和五家果菜零售直銷點,緩解了滿洲里菜價偏高的問題,確保群眾吃上物美價廉的放心菜。這些為民措施的出臺和落實,更進一步貼近了群眾,贏得了民心,使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同他們生活息息相關,它讓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國內旅游流量劇增,創歷史之最。2009年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俄蒙科技展、第五屆中俄蒙商會聯合論壇暨中國滿洲里第十屆進出口商品博覽會和第八屆國際旅游節,期間近千家國內外企業參展,簽約額達42億元,已落地項目投資額近20億元。一系列節慶會展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進一步聚集了人氣,提高了滿洲里的知名度,提振了市民和外來投資者的信心,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7、8月份旅游旺季時滿洲里國內游人數呈現出“井噴”態勢,截至目前國內游人數已突破400萬人次,創滿洲里市歷史新高。
招商引資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克難推進。截至目前,引進項目122項,引資67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9%,同比增長15%。僅合作區今年就引進項目46項,并呈規模化發展,聯眾木業、茉莉花玻璃制造公司等企業都進行了擴建、改進了生產工藝,實現了產品的升級。這些為滿市今后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滿市工作贏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年初至今,滿市榮幸地迎來了習近平、劉云山、回良玉、王岐山等11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蒞臨視察和關懷指導。同時還接待了170多位省部級以上領導,承辦了80多個省級以上的大型會議。接待層次之高,密度之大,創歷年之最。良好的發展態勢,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得到了來滿市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認同。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央首長和自治區領導對我市各項工作的認可,已經成為滿市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這也為滿市向上爭取相關支持提供了重要保證。
盤點2009年所經受的磨礪和取得的成就,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地區的快速崛起,往往就取決于經濟形勢和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之時,我們的干部是畏首畏尾、徘徊猶豫,還是堅定果敢、勇往直前。事實證明,2009年滿洲里市的廣大干部群眾在困難面前表現出了應有的素質能力和聰明才智,有形勢變化所帶來的前行的壓力,但同時更有上級領導親切關懷所催生的前進的動力,這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勝利和進步的信心支撐和保證,同時它還將在未來的日子里激勵我們迎難而上,奮力攻堅,不斷開創滿洲里市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