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突破貿易壁壘的中國策略

2009-12-2 18: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11月30日召開的第十二次中歐領導人峰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抨擊保護主義“有失公允”。他說:“現在,一些國家一方面要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對中國實行名目繁多的貿易保護主義,這是有失公允的,實際上是限制中國的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一年多來,全球貿易摩擦日益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一些國家加強了對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實施限制措施,而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
  從反補貼和“特保”案日益增多來看:2008年至2009年9月,國外對華共啟動20起反補貼調查,其中19起是與反傾銷調查合并啟動,連續3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今年我國已遭受7起特保調查:美國1起、印度5起、多米尼加1起。其中美國輪胎案、印度鋁制品案已征收最終“特保”稅。
  據相關專家介紹,隨著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對華貿易保護主義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匯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層面。不僅直接影響了眾多涉案企業的生產經營,也間接影響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我國遭遇的國外反補貼調查案件涉及稅收、投資、貿易、產業、土地、國企改革等中央、地方經濟政策150余項,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并削弱了我國鋼鐵、石化、紡織、造紙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后,部分國外低價傾銷產品沖擊我國市場的現象也在增多,嚴重損害了我國產業利益,企業、行業協會維權和要求保護的訴求在不斷增多。
  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奉行著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在已經實施的刺激經濟計劃中,中國遵守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平等對待國內外產品,為外國企業提供了大量商機。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產業安全論壇”上,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提出,為了創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國政府將會為此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他說,應對金融和經濟危機,應更加重視維護國家產業安全。而實體經濟的健康運行,實體經濟的安全是擴大內需、穩定出口、確保就業的基礎和保障。首先應更加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產業安全。其次,要加強對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第三,形成產業、貿易、財政、貨幣以及外交政策和法律手段的協調機制,將現有救濟手段和政策手段形成合力,從源頭減少貿易摩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