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鐵路橋拓寬完成橋高8米 立交橋下交通順暢
2009-12-2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北路立交橋去年拓寬通車后,有效緩解了東北路的整體交通狀況。在此基礎上,市城建局今年又對橋下兩處影響交通的瓶頸段——“沈大鐵路橋”“碼頭線鐵路橋”進行分期拓寬施工。在前期碼頭線鐵路橋拓寬完成后,目前,沈大鐵路線橋涵拓寬也已竣工,我市2009年道路建設項目“完美收官”。
分流了東北路立交橋上的車輛
據市城建局調查,“從一周來的通行情況看,東北路橋下雙向八車道十分順暢,以前的車輛擁堵現象全面緩解。今后,行駛東北路的部分車輛可以考慮選擇從東北路橋下行駛”。
據悉,東北路橋下共有兩條鐵路線通過,一條是通過大連港的“碼頭線鐵路”,另一條是進出大連火車站的“沈大線鐵路”。沈大線鐵路橋始建于1930年,橋長43.59米,下設兩個寬16.5米的橋洞。碼頭線鐵路橋長39.89米,下設兩個各寬11.43米的橋洞。此次拓寬工程,把碼頭線鐵路橋延長至52.2米,沈大線鐵路橋延長到60.5米。由以前的雙向四排道,拓寬至雙向八排道。
拓寬后的橋涵高度為八米,注意限高標識
據市城建局工程處宋旭升處長介紹,沈大鐵路橋拓寬較之碼頭線鐵路橋的拓寬難度更大。一是沈大鐵路線每天往來列車60多組,比碼頭線每天通過40余組列車的數量更多,使得該橋的施工時間只有深夜23點至次日凌晨2點之間的短短三小時,按照鐵路運輸管理的“雙休日停封”的有關要求,每周只能干五天,施工時間異常緊張。二是沈大線鐵路橋上空的各種線路、地下管網密集,動遷部門涉及廣、范圍大。三是鐵路橋體與東北路成60度斜角,使橋體整體拖拉難度加大。拓寬后的橋涵高度為八米,往來車輛在通行的時候,應當注意限高標識。
據了解,這種在施工期間保持橋上橋下通行的“推拉式建橋法”在國內建橋史上極其少見,其建設和設計難度在國內尚屬首例。目前,市城建局已對2010年即將立項實施的城市道路建設項目展開了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