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外資侵蝕中國糧食安全

2009-1-22 13: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2007年開始,國內很多媒體都在關注國際農業資本對國內大豆和食用油市場的爭奪。國家有關部門也多次出臺政策保護國內豆農的利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然而,最近兩年一直在低位徘徊的食用油價格卻突然出現暴漲,并長期維持高位。 
  2008年11月,海關總署更發出預警,指出外資企業在我國糧食領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強,尤其跨國投資企業豐益國際,斥資30億美元進駐東北,企圖壟斷國內非轉基因大豆的市場。 
  食用油高價的背后是一場怎樣的市場博弈? 
  黑龍江省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用來勢洶洶這個詞來形容已經入住黑龍江省的豐益國際,這家準備巨資收購東北大豆的跨國企業,早在去年就開始在黑龍江省圈地建廠。 
  這個新鄰居的到來,讓宋勝斌和業內的同行們如坐針氈。“我聽說是規模要建到省內最大的,一個大型的油脂加工,倉儲一個工廠,比我們廠大好幾倍。”宋勝斌說,“豐益國際要壟斷市場了,因為他有這樣的實力。” 
  宋勝斌告訴記者,以豐益國際、嘉吉、邦基、ADM和路易達孚為代表的跨國資本,最擅長的手段就是利用資金優勢,通過資本運作消滅對手,壟斷市場,從而實現操控價格,牟取巨額利潤的目的,來中國之前,他們已經用這樣的辦法控制了拉美等地的糧食市場。2004年,跨國巨頭盯上了中國大豆,他們利用期貨把大豆價格一路拉到了每噸4300元的歷史高價,誘使國內榨油企業集中采購了約300萬噸的美國大豆,隨后又一路把價格打壓到每噸3100元,導致中國油脂企業半數破產,跨國糧商趁機利用并購、參股、合資等形式,控制了近60%的國內油脂企業,國內最大的油脂加工企業九三集團也曾傳出有外資試圖參股的消息。 
  黑龍江省九三油脂集團董事長田仁禮說:“這些跨國糧商在中國辦了很多大加工企業,但是他們不是為了通過加工企業加工產品在市場上賺錢,而是要通過辦加工廠來消化他們從國際市場上倒來的大豆。” 
  跨國資本絲毫不掩飾通過控制原料來賺取利潤的目的,隨著國內企業對進口大豆依存度逐步增加,進口大豆價格也從每噸2000多元一度猛漲到了6000元/噸的歷史高價,國際糧商賺了個盆滿缽滿。然而跨國糧商在中國的布局并未結束,2005年,跨國企業開始進入東北,收購非轉基因大豆,隨后,他們竟然把高價生產的非轉基因大豆油,用遠低于轉基因大豆油的價格推向了市場。 
  隨著低價油的拋出,國內油脂企業再此遭遇重創,到2006年,東北半數以上的油脂企業處于倒閉、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而與此同時,跨國資本卻迅速擴張,豐益國際其旗下控制的大豆壓榨企業達到了12家,年壓榨能力超過1000萬噸,占據了中國小包裝食用油近85%的市場份額。 
  外資進入的速度和力度,讓國內企業甚至來不及反應,就在2008年,距離東北大豆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上市的時候,市場上傳出豐益國際斥巨資30億美元收購東北大豆的消息,宋勝斌告訴記者,因為國家隨后出臺了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豐益國際的巨額收購計劃暫時擱淺了,但是宋勝斌發現,這段時間以來,跨國資本并沒有閑著,益豐國際、路易達孚等跨國巨頭,公開向市場發出英雄招募帖,招兵買馬,負責東北地區大豆糧庫的談判與大豆采購業務。 
  田仁禮表示:“他們還在打東北糧食物流方面的主意,跨國糧商控制南美大豆,恰恰是通過控制南美的物流來實現的,他們現在想把這種模式復制到中國東北,東北的糧食物流一旦被外資控制了,那將會出現我們當家,他們來做主的局面。” 
  大豆的悲劇會在其他糧食作物上重演? 
  跨國資本的到來,對我國糧食安全究竟會不會構成威脅,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李國祥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外資企業如果到中國來,他對整個中國的市場不會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或者說它不能夠影響整個市場價格,那么這種外資到中國來,那么對于中國的糧食市場的發育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外資一旦在中國的糧食市場當中起著一個主導的作用,那么這時候,我們國內的糧食安全就會出現問題了。” 
  李國祥說,跨國資本對大豆產業的壟斷正是前車之鑒,隨著跨國資本對國內市場的掌控,中儲糧在食用油方面的調控能力日顯蒼白,2007年,在跨國糧商的操控下,國內食用油價格猛漲,中儲糧拋出20萬噸食用油平抑油價,市場上卻波瀾不起,隨后的調查顯示,70%的食用油都進入了一家跨國糧商的倉庫,李國祥告訴記者,現在他最擔心的是,大豆的悲劇會在其他糧食作物上面重演。 
  李國祥說:“所有的跨國企業,大型企業他們的管理效率他們的運行成本應該來說都是比不上中小型企業,那么他們唯一的優勢他就能夠操縱價格或者說能夠影響價格,所以說他們的戰略他們都是通過影響價格來實行高額的這樣的利潤,這個是所有的跨國企業他們基本的經營戰略。” 
  李國祥分析,目前跨國資本的布局遠沒有結束。豐益國際正準備黃淮地區增加玉米、小麥加工投資,來寶集團則宣布計劃進軍世界棉花市場,而從2005年開始,路易達孚從中國政府獲得了玉米國內貿易的許可證后,正著手將華北和東北玉米銷往南方和西南地區。 
  李國祥分析,外資一旦控制糧食領域,必然像大豆油一樣操縱糧價,每一位消費者必然要為高價糧買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