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檢與新標牌
2009-12-17 11: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11月18日10時,交通運輸部召開了2009年度最后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部公路局副局長成平重點介紹了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實施的工作,要求各地在2010年7月前完成此項改革任務。
記者注意到,在部《2010年全國干線公路養護與管理檢查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圍繞此項工作的檢查在《普通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規范化檢查標準》中占4分;在《高速公路養護管理規范化檢查標準》中占34分。
按照國檢時間表,檢查從2010年9月中旬開始,11月底前結束。換句話說,如果屆時尚未完成標志更換工作,勢必會影響國檢成績及排名。
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實施工作,不能算一個新鮮話題。從2007年7月3日,《國家高速公路網絡線命名和編號規則》發布并實施之時,我們就一直在關注這場變革。20 08 年7月第14 期,《中國公路》以《走向統一》為題,用16個版的篇幅,報道了國高網統一命名工作的前前后后。
正如成平副局長所說,“國家高速公路網相關標志的更換工作涉及面廣、參與單位多、社會敏感度高。”從改革之初至今,公眾對這項工作的態度一直分成正反兩方,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
焦點1:新標牌到底好不好記
反方:眼花繚亂不好記
據2009年11月19日天津《城市快報》報道,天津范圍內的京沈高速將更名為京哈高速,編號為G1;京滬高速編號為G2;京臺高速編號為G3;榮烏高速編號為G18(該高速由津汕高速、津晉高速、京滬高速、津保高速部分路段組成);唐津高速將更名為長深高速,編號為G25。“更換標志給司機帶來很多麻煩,要記住這么多新數據,不是一兩天的工夫。”跑了半輩子長途運輸的老張說。
正方:數字更容易記憶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成平認為,對于老百姓來說,新編號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易于識別,“數字相對于文字肯定是更容易辨識和記憶,也容易理解。”同時,方便了國外的出行者,不識字或者不懂中文的出行者來辨識。
新編號還可以方便用路者去預判。所謂預判就是利用數字編碼、數字出口、里程數等提示,可以判斷出目的地與當前位置之間的距離和方位。所以,新編號可以讓出行者從原來對點的認識擴展到現在對線的認識,甚至對面的認識。
新編號實施帶來了“兩個有利于”。對于出行者而言,有利于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司機拿到一張地圖以后,在出行之前可以做策劃,選擇路線,在哪個出口需要從某一條高速轉換到另外一條高速時,不需要記憶路線的名字,只要記住公路數字編號就可以了。對于提供出行信息服務而言,有利于交通部門對公眾進行網絡化的管理,發揮路網效應,提升路網的服務水平。
成平表示,在過渡期間肯定會給部分出行者帶來一些不便,“如何讓過渡期盡可能短,盡可能平穩銜接,這是交通運輸部重點考慮的。”除了大力宣傳外,還將采取兩方面措施。一方面,在公路上增加信息標志、可變信息板等提示標志,要求行業管理部門和路段經營管理單位加強動態宣傳,標志牌更換中,要配合標志更換工作進展、交通管制措施實施等工作,廣泛宣傳工作進展情況,強化行車路線說明、指引,充分利用公路沿線的提示設施發布動態信息。更換工作完成后,要特別注意利用各級政府部門網站以及廣播、通信、網絡等媒介,保持一定的宣傳強度,針對新舊命名和編號進行宣傳,特別是與普通公路網、城鎮道路的連接等新信息,盡最大可能方便社會公眾出行。另一方面,要求各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充分利用收費站、服務區等場所,向司乘人員免費發放新舊命名編號對照地圖、編號規則、出行信息等,為公眾使用新命名編號系統提供便利,盡量減少、盡快縮短命名和編號工作對道路運輸生產和社會公眾出行造成的影響,盡快實現新舊標志的平穩過渡。
焦點2:新標牌到底投入多大
反方:史上最貴的鐵皮
知名作家韓寒一篇博文,“最貴的鐵皮”,將上海標志更換工作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他在文中調侃道,從新聞晚報上注意到,路牌的更換行動需要花費2億元,總計更換5000塊路牌,也就說,每塊路牌的費用是4萬元。經過了這次改造,建議世博會口號改成——最貴的地皮,最貴的鐵皮。
愛卡網站上海分會論壇上有網友說:“包給我,只要2萬元每塊。”由此引起了網友競價潮。“樓主太黑了,我1萬元就笑不動了”;“給我8000元,還你2000元回扣”;“60 0 0元一塊保修終身”……在調侃之余,網友們質疑工程腐敗問題。
正方:新聞誤讀擾視線
上海市公路管理處回應說,韓寒博客中提到的“每塊路牌費用是四萬元”的說法是錯誤的,此次斥資2億元更換的不僅僅是韓寒所理解的5000塊指示牌。實際上此次路牌的更換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韓寒博客中提到的5000塊路牌僅僅指需要更換的上海市區與高速公路相連的城市快速路、地面道路指路標志,僅占此次路牌更換的很小一部分,實際上整個高速公路需要更換的遠遠不止這個數目。
相關標志更新涵蓋高速公路所有交通標志,尤其是指路標志,包括入口預告標志、入口標志、起(終)點標志、出口預告標志、出口標志、地點距離標志、服務設施預告標志、收費站預告標志等;調整高速公路里程牌和百米牌,還有收費站名稱更改等。除了路牌的更換,還包括按照國家標準重新設計和制作,一些重點路牌的基礎加固、防護處理等等,涉及到廣泛的人力和物力。據了解,更換標志牌總數將超過3萬塊。
熟悉上海公路建設的陳先生表示,2億元對普通市民來說貌似天文數字,但是如果用于公路建設,由于上海征地龐大的拆遷費,也就只能修建1、2公里高速公路。標志更換也是一個工程項目,有嚴格的招投標程序,上海各項公路建設均平穩順利廉潔,空穴來風地質疑這“蠅頭小利”的2億元實在是杞人憂天。